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暖郡圃散策三首

春暖郡圃散策三首

宋代 杨万里

春禽处处讲新声,细草欣欣贺嫩晴。
曲折遍穿花底路,莫令一步作虚行。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瓶中梅花长句

宋代 杨万里

幽人蚤作月满阶,月随幽人登舫斋。推门欲开犹未开,猛香排门扑我怀。

径从鼻孔上灌顶,拂拂吹尽发底埃。恍然堕我众香国,欲问何祥无处觅。

冥搜一室一物无,瓶里一枝梅的皪。平生为梅判断肠,何曾知渠有许香。

夜来偶忘挂南窗,贮此幽馥万斛强。却忆去年西湖上,锦屏下瞰千青嶂。

谷深梅盛一万株,十顷雪花浮欲涨。是时雨后初晴前,日光烘花香作烟。

政如新火炷博山,烝出沉水和龙涎。醉登绝顶撼疏影,掇蕊餐花照冰井。

蜀人老张同舍郎,唤作谪仙侬笑领。如今茅屋卧山村,更无载酒来叩门。

一尊孤斟懒论文,犹有梅花是故人。

宿青山市四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云涂雾抹澹葱昽,万匹霜绡罩玉龙。中有双峰不争长,诸峰情愿长双峰。

辛酉正月十一日,东园桃李盛开

宋代 杨万里

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
行穿锦巷入雪巷,看尽桃花到李花。

追和尤延之检详紫宸殿贺雪

宋代 杨万里

锡山诗老立层霄,黄竹赓歌宴在瑶。有客梦中闻雪作,曲肱篷底信船摇。

遥知端叶飘香袖,笑向梅花趁早朝。未叹山人负猿鹤,负渠缩项与长腰。

端午独酌

宋代 杨万里

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
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
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
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其三

宋代 杨万里

暑后花枝输了春,杂英小巧亦忺人。素馨解点粉描笔,金凤爱垂鸡下唇。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豺虎深交雁鹜行,到官管取汝无妨。只将剽劫为喧闹,喝放归来尽陆梁。

赠阁皂山懒云道士诗客张惟深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羽客来从阁皂山,殷勤告诉病诗癫。古今此病元无药,癫到阴何便是仙。

赠写真刘敏叔秀才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冰鉴传神苦未工,传来恰恰五秋风。又将老丑形骸子,般入刘家画苑中。

蒲桃乾

宋代 杨万里

凉州博酒不胜痴。银汉乘槎领得归。
玉骨瘦来无一把,向来马乳太轻肥。

读白氏长庆集

宋代 杨万里

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好。
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
初哦殊驩欣,熟味忽烦恼。
多方遣外累,半已动中抱。
事去何必追,心净不须扫。
追叹欲扫愁,自遣还自扰。
不如卷此诗,唤酒一醉倒。
狂歌謪仙词,三杯通大道。

晚兴

宋代 杨万里

老来怀抱向谁开,岁晚无花荐一杯。处分新霜且留菊,辟差寒日早开梅。

只教诗句清如雪,看得荣名细似埃。管葛诸人端解事,也曾遭我笑渠来。

晓登怀古堂

宋代 杨万里

度暑过于岁,初凉别是天。独穿秋露草,来看晓风莲。

病骨殊轻甚,幽襟一洒然。不妨聊吏隐,何必更林泉。

张丞相咏归亭词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茝兰圃兮沼芙蕖,有美君子兮何斯其燕居。孚尹兮袖间,升白虹兮斗之虚。

章甫兮深衣,御风骑气而天游兮,与造化而为徒。

独立万物之表兮,室迩而人甚远。山立而渊靓兮,道德燕及乎虫鱼。

韦编兮在手,隐几而卧兮,梦一丈夫。首肖乎尼山兮河其目,莞尔而笑兮告予以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忽寤兮四顾,欸乃一声兮亭之西隅。

初入淮河四绝句 其四

宋代 杨万里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著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赵平甫幽居八操 其七 棋台操

宋代 杨万里

争名不亢则朝者嘻,争利不赢则市者吁。君子无所争,必也弈乎。

路口回望方山

宋代 杨万里

钟阜回头失,方山恋眼寒。似巾檐短帽,如覆玉雕盘。

每恨青苍远,因行反覆看。归时记面目,城里指云端。

夏夜月下独酌二首

宋代 杨万里

月忿云遮却,云遭月辊翻。
斩新灯世界,特地玉乾坤。
兔舞催诗句,蟾醒笑醉魂。
姮家且莫睡,照管失金盆。

幽居感兴

宋代 杨万里

葛制冰餐消几钱,云栖水宿本臞仙。回头背汗浑如雨,赚却闲身四十年。

过西山

宋代 杨万里

一年两踏西山路,西山笑人应解语。胸中百斛朱墨尘,雨捲珠帘无半句。

殷勤买酒谢西山,惭愧山光开我颜。鬓丝浑为催科白,尘埃满胸独遑惜。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