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天心元不动,寒暑自推移。独爱陶家酒,绝无宋玉悲。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四
千古功名笑绝裾,岂知身外尽赢馀。百年长祝身亲寿,一世不通宰相书。
雪后潘舆肩亦稳,风前莱綵舞宁疏。细思子职那能尽,愿把周行数示予。
读谢叠山传
宴集惠安伯宅呈省中旧僚
早从诸彦侍明光,此日重登世爵堂。白发尚堪陪宴饮,清时谁不羡鹓行。
门前柳亸春城色,座上花分御苑香。欣遇圣朝容献纳,共将尧舜事吾皇。
延生来谒因善篆画各赠一绝 其二
受降城在黄河畔,东去山川接大宁。可恨何年陷沙漠,凭君图写上明庭。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相逢野老泪沾裾,久旱人贫岂有馀。百里祗存悬罄室,三春不见问农书。
沟塍水涸因风尽,草木枝焦向日疏。惟愿皇天念民命,江湖无力枉愁予。
过无棣旧城
曾经此地一悲歌,东望营丘西大河。惆怅当年曾赐履,茫茫故垒野烟多。
偏关北望
耕牧春仍废,台隍敌作邻。受降城不远,恢复是何人。
秋日饮王计部拟兰亭次韵二首 其二
池亭当胜所,烟淡更宜秋。勾注千峰出,滹沱几
不遇贤宗务老诗以言情
未须承面语,从古有神交。礼乐河间在,诗篇太白豪。
南山与寿并,北斗自名高。赠我无他物,王祥一佩刀。
初至雁门谒闵中丞
余本鲁诸生,未习戎马事。前年释裋褐,万里向边地。
秋风起雁门,羽书日三至。中丞燕赵豪,临敌有暇思。
幕中集群画,辕门列虎士。亦欲效区区,坐使疆埸治。
但求干戈戢,勋名非所志。
闰八月十五柬王高二君以前月惠酒病不能会
正当延赏夜,一病独成眠。北海尊空在,南楼兴杳然。
清宵嗟已失,白月喜重圆。兹夕谁能负,星河万里天。
秋园杂兴 其六
为问南归雁,徘徊恋稻梁。寒云几千里,何日到江乡。
送陶生还会稽二绝句 其二
九河风色不胜秋,多病怜君上去舟。明岁春时还念我,桃花深处半间楼。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其二
济世须安石,东山岂合归。尚存韬略箧,新作芰荷衣。
紫塞名仍远,苍生志不违。长春高卧夜,犹梦羽书飞。
过定山庄先生故里效其体得诗一首
此老平生铁作肠,诗篇每带梅花香。欲知出处每渔父,自信粗豪过楚狂。
江海高风元滚滚,乾坤正气尚堂堂。至今人道坟头上,松柏经年有雪霜。
望崆峒山
鼎湖龙去几千载,闻说轩辕尚有祠。春草应荒问道处,晓烟犹似炼丹时。
谁登绝巘寻玄鹤,我梦阴崖采紫芝。若使长生真可得,山中早拜广成师。
夏日饮途次小山中用韵
山开屏障树为篱,座上烟云堕酒卮。鸟爱重阴啼不歇,诗逢佳境句多禆。
梦魂渺渺江湖远,心事悠悠道路知。避暑且图河朔醉,吏人漫报夕阳时。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三
荒径无人到,柴门带晚霞。不知身抱病,且喜菊开花。
买鹤供诗料,鬻书送酒家。秋来禾黍熟,垂老此生涯。
醉中放歌
茫茫天壤内,狂放有吾徒。布袍不值钱,当酒宁几壶。
晴空起雷雨,把杯相叫呼。烟云满郊甸,龙蛇能辨无。
世态亦如此,富贵岂良图。管仲尚小器,公孙非丈夫。
惟有刘伯伦,酒德耀寰区。
秋园杂兴 其十一
不见安期枣,已无邵氏瓜。岭桃才半熟,气味逼仙家。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登新兴里黄台
偶题渔樵图各一首示知己者 其二
送许广文还易州兼寄张北冈万育吾
读高冲寰月下为雪山寿母诗赋此兼有厚望以有山林语也
题松溪书屋四首 其四
送李□恭司训藁城与槐南正庵相近
赠满上人
沽酒与吕山人话旧
谒武安君庙
秋园杂兴 其十二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十
春日柬门人李生卧病
秋晚桃岭再集
述征二首
送程大参入贺
赠郑于石于石讳国望越之高士也至日冒雪访予诗以赠之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二
阅武二首 其二
答温中丞见寄
读友问集
奉命祭霍山六韵
五岳各赋一绝
雪后见树凇二首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二
秋园杂兴 其二
题沧洲卷送张子还越中
再过观音堂赠老尼
寄送曹学宪之任江西参政
九日忆亡弟岩
汾州赠孔文谷先生二首 其一
长干行二首效齐梁体 其一
九日登马谷山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二
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
和吕山人病酒
同罗近溪先生夜坐
尧陵
送王广文宗之使京回还宁海其弟正之皆有文名用前韵
五月廿七为诞陶儿日时寓都门听覆试念之作此
春日病目柬群公
雨中客自济南惠石与竹榴
诞日寓普明寺谒毗卢佛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秋日同程张二丈登太原西城楼得天字
过兖府遇贤宗中立
忆东霞鍊师二首 其二
题赵子冲玄稿
过冷泉关次韵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三
送漳渠杨公分守云中
送莫广文署县后还邹平
梦游异境诗以纪之
赠董光禄双寿七十
走笔和王同野韵
览壁间北岳诗忆旧游
宿回龙观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