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供奉廿年久,传经更草麻。生平公望郁,垂老主恩加。
国有怜三鉴,人谁续五车。燕山今夜月,荒草咽清笳。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与君三载游燕市,方内共结烟霞侣。清夜焚香礼法王,临风挥麈谈玄理。
君今拂衣归皖城,伊人遥在江水滨。一片素心向谁吐,三车疑义向谁论。
万事无如归去好,有足何妨蹈三岛。看君匹马度春明,使我心飞邯郸道。
寄无念 其二
最苦天涯去,玄言稀赏音。相逢谈果报,同事见悲心。
枯峭人难合,清羸病易侵。空谈有长者,相对好开襟。
月夜登楼偶成 其一
凉夜谁堪语,登楼忆所亲。无机瓶共我,解事酒随人。
未老灰心客,初秋病肺身。山南田二顷,归计未全贫。
赋得残月似新月
一钩曾挂暮霞里,半玦还悬晓雾中。醉起忽迷钟早晚,山行误认峰西东。
从他乌历支干换,且喜蛾眉首尾同。安得人生也似月,苍颇皓首又如童。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一
偶缘谏猎动天阍,万里南迁亦主恩。一壑岂能安薜荔,五云长自忆兰荪。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二
向说山阴路,千岩与万湍。水中城堞见,山顶灶烟寒。
杭酒来尖舫,湘莼供水餐。知君远女色,不上浣纱滩。
携尊江上 其一
郭外同君去,清尊对水涯。寒潮鸣草径,积雪耀平沙。
小艇乘流急,人家逐岸斜。流连归路晚,高柳乱啼鸦。
初晴即事 其三
竹里乌皮几,山中白板扉。家贫酒不乏,诗拙貌能肥。
鸟怪人声去,云兼日气飞。墙东那用避,名姓本知稀。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三
泻以青玉椀,泠泠色凝碧。忆得在山时,一泓抱白石。
真定道中
凭高聊引睇,草色上征裾。垣断暮山出,沙平江树疏。
清斋甘苜蓿,适意任蘧篨。问我年来兴,东溪足钓鱼。
新春索居
春来任索居,青草上庭除。向日凭乌几,因风检蠹书。
独行常隐竹,远害欲同樗。无复看花兴,空惊鬓发疏。
夏日小斋杂兴 其四
非傲亦非懒,几月简逢迎。笑语消三伏,升沈付五行。
雨加苍藓色,涛泻绿筠声。无端传巷语,清耳赖禅鸣。
四下
衰发萧萧不满梳,头颅四十欲何如?风尘眯眼四医治,名利关心酒破除。
谈畏友朋焚麈尾,病休人吏掩蜗庐。虞翻骨体终难媚,高枕从他笑拙疏。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五
魑魑工射影,宇宙亦雠才。斗气三江散,风悲万壑哀。
宁能甘蠖屈,那肯受鸥猜。煜煜馀方寸,报恩心未灰。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八
天赐滕公室,朝分少府钱。束刍俱上客,渍酒尽时贤。
衮字千秋重,温纶片碣悬。阶庭双玉树,霄汉应蝉联。
北发
小草真何意,前途事事难。骨粗妨礼乐,性懒怯衣冠。
远志严亲夺,新愁爱弟宽。驱驰堪自厌,辛苦为微官。
三日行山中,山尽有感
眼底青山爱颇真,何妨日日对嶙峋。今朝卷幔无山色,惆怅还如别故人。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四 中郎弟进士
前年羽猎献长杨,归去三湘问雁行。作赋丽如袁彦伯,通经精似蔡中郎。
角巾领袖高阳侣,麈尾凭陵侠少场。梦草真堪对小谢,种花无那去河阳。
冬日斋中即事 其一
小径独相徉,婆娑木数章。叶稀邻屋见,根老假山苍。
酒浊贤人味,衣熏道士装。看经心向倦,添火静薰香。
五日同钟樊桐、黄慎轩、方子公及两弟饮崇国寺僧房,得家字
老僧爱竹石,点缀似山家。密筱梳风冷,流觞逐水斜。
谈慵思薤叶,颊醉吐榴花。一缕林烟歇,阇黎供露芽。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六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二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其一
黄主客邀送高户部,时开筵夷馆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二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宿古驿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三
四面琅玕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一
萧赞善允升
过黄粱梦三首 其二
幽栖 其一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二
高村店大风,店有淇澳绿竹古迹
有感戏作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三
游二圣禅寺
信阳道中即事 其四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二
新正三日雪窗早起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一
食鱼笋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二
送李湘洲太史赍诏之浙
白燕篇为元驭阁老赋
鼓吹
天香喷道
游百丈泉
偕馆中兄弟游东郊即事得东字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二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一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一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发遂平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二 孝廉舅惟学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
黄粱梦戏题 其二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一
读李洞诗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五
顾升伯太史奉命如梁赋此为别
桂阇黎收余二十年前题壁诗
报谒
携尊江上 其二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一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四
题宫树春云卷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五
金人捧剑篇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二
翻前意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二
憩有斐亭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六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