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暂辍编摩去,行行入豫疆。驱车游宛洛,立马问韩梁。
雨洗沙溪净,风传路草香。云霞添旅橐,花鸟贮吟囊。
白水秋澄彻,丹山夜郁苍。剪桐分帝子,酌醴醉仙郎。
泛涓思文叔,登台忆武乡。民艰今可问,何似昔南阳。
挽周老师九首 其九
箧有进贤草,家无封禅篇。琴书鲜长物,岁月足丹铅。
不朽中郎笔,新题有道阡。如公堪目瞑,何必羡长年。
初晴即事 其二
绿萝兼翠筱,白袷称乌巾。久湿愁侵骨,新晴喜见人。
天高纵乌翮,云薄像鱼鳞。微月穿帘幌,移樽就北邻。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 其四
鱼艇宿檐前,酒旗飘屋后。沽酒复买鱼,对花倾几斗。
题柏溪沈先生墨竹
柏溪先生二室英,手抉云汉披瑶琼。床头百斗自浮湛,胸中五车斗纵横。
兴来和墨扫生绢,幅幅宛出淇园清。古色莽苍风雨黯,元气淋漓鬼神惊。
珍重一竿世稀有,已觉渭川无千亩。瑟瑟霜叶动秋涛,冥冥烟干蟠苍虬。
瞥睹寒气生两腋,白云冉冉堕虚牖。遥想盘礴落笔时,潇湘失色神龙走。
吁嗟沈翁直节似此君,翛翛得意兼得神,湖州太常非其伦。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三
山下无人踪,山上无鸟语。惟馀一片云,见我来游此。
寄无念 其二
最苦天涯去,玄言稀赏音。相逢谈果报,同事见悲心。
枯峭人难合,清羸病易侵。空谈有长者,相对好开襟。
陶石篑寄书
不见士行久,音容两地疏。迢遥千里外,珍重八行书。
评骘唯山鸟,升沈悟沼鱼。袖书那忍置,一诵一踌躇。
发遂平
遂亭城外少风尘,夏云千层山万层。一片云山不可辨,相错还成绮谷纹。
宿古驿
兀兀泥途里,饥羸不可支。灯前慰病妇,梦里见亡儿。
古驿啼新鬼,颓垣走怪鸱。细寻题壁处,或有惠连诗。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昏昏寒月夜方深,驱马长亭复短亭。十里奔风吹积砾,千秋篝火乱残星。
鞭梢漠北烟沙黑,梦里江南果树青。驿路飘零那可问,挑灯何日对原鸰。
真定道中
凭高聊引睇,草色上征裾。垣断暮山出,沙平江树疏。
清斋甘苜蓿,适意任蘧篨。问我年来兴,东溪足钓鱼。
送王以明例贡归小竹林
白襕著破换青衫,归去山斋自在眠。医俗止留千个竹,买闲先卖一区田。
携妻烧笋旋沽酒,避客浇花自引泉。怪得新诗奇僻甚,苦吟骨削类枯禅。
有感戏作
占毕半生舌本强,编摩十载砚心凹。赋归谁假乘风翼,叹老难煎黏日胶。
饱食大官真似鼠,厌逢俗客欲称猫。移家澧水知何日,拟塞丸泥自结茆。
月下萧允升、顾开雍集小斋赋此 其一
偶集翻成乐,幽花晚更妍。近窗云片薄,过树月光全。
小筑真同隐,清酣也近禅。莫愁沽酒尽,囊内有餐钱。
冬日斋中即事 其二
绳床尽日凭,垒石对崚嶒。愁见叩门客,幽如退院僧。
花藏寻伴鸟,风折罥衣藤。检点人间事,疏慵总不能。
翻前意
驿路红尘鼓吹,池塘青草蛙声。本来都无音响,雅俗欲向谁论。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灵气东南歇,平原风雨昏。朱弦沈宝匣,白日黯重阍。
驽马曾回眄,明珠岂报恩。山阳闻笛处,遥夜怅销魂。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三
白骨归新土,青山闭旧庐。苔缘题遍壁,蠹满读残书。
凤老梧桐死,霜寒橘柞疏。佛天畴昔愿,今日定何如?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八
天赐滕公室,朝分少府钱。束刍俱上客,渍酒尽时贤。
衮字千秋重,温纶片碣悬。阶庭双玉树,霄汉应蝉联。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二
四顾忽无径,仆夫何所往。俄闻车马喧,疑在空中响。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黄粱梦戏题 其一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幽栖 其一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六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一
白燕篇为元驭阁老赋
将抵都门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二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一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三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二
携尊江上 其二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五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四
初晴即事 其三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一
过郾城读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诗有感,弟子郾城人也
报谒
高村店大风,店有淇澳绿竹古迹
早春独坐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
过淇县,同年蒋令邀饮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二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一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二
北发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二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一
夏日小斋杂兴 其六
仙人洞 其一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三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二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书读书乐后
题司选君寒玉轩卷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二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 其二
信阳道中即事 其六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二
青石桥 其二
寿郑大司马
读李洞诗
结社二圣寺
看华严经
月夜登楼偶成 其二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二
赵御史贞甫
同黄昭素、昭质及两弟夜饮顾升伯斋中
过修竹馆赠朱汝修
题瘦马卷
春色满园
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