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名理兼文藻,君齐高士踪。温醇馀道气,清瘦带诗容。
乌几竹光映,蜗墙藓晕重。开尊坐秋雨,相对兴偏浓。
晴晚编书
蓬茅聊葺宅,寂寞类枯禅。却扫头慵栉,钞书手自编。
风收云片薄,雨洗月痕鲜。静嘿怜童仆,烧灯夜未眠。
送朱平涵太史册封荣藩
暂抛铜马向天涯,官柳千条拂使车。驿路开尊千月石,仙源立马问桃花。
水平青草骚人宅,山绕朱门帝子家。客里潘舆谁得似,泛觞还采廖平砂。
翻前意
驿路红尘鼓吹,池塘青草蛙声。本来都无音响,雅俗欲向谁论。
寿郑大司马
青山归去为功成,笑看人间利与名。三径新来称小隐,一身旧日是长城。
石分甲乙屯云气,竹长儿孙学凤声。智似子房身较健,不劳辟谷得长生。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万里南归路,柔条一夕衰。阴风生宰树,磷火照孤帷。
不尽羊昙泪,无穷宋玉悲。所嗟梁木坏,何止哭吾私。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三
豪性与颠毛,一斩一齐落。独有爱山心,不受铜刀削。
送武陵胡元父令瑞昌
怜君为政处,隔水庐山高。白鸟飞衔牍,青岚远映袍。
花风香薄领,蔬圃课参曹。好学循良去,休嫌抚字劳。
宿古驿
兀兀泥途里,饥羸不可支。灯前慰病妇,梦里见亡儿。
古驿啼新鬼,颓垣走怪鸱。细寻题壁处,或有惠连诗。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一
草草来还去,人间三十年。飞扬心慕侠,清峭骨如仙。
对酒常扶病,逢人爱说禅。竹窗寒月夜,忆尔泪潺湲。
是日登寺楼甚幽,诸公拟借为社,遂各施买酒馀钱付僧葺窗槛,并志
无处堪逃俗,高楼远市廛。香云消永日,法雨近诸天。
欲借翻经地,先分贳酒钱。沈酣那可极,长此共安禅。
保安驿道中
此乡经大祲,此路复愁霖。怪雀啼村市,饥人窜莽林。
暝烟连雨脚,云气起山心。薄暮昆阳道,行行忧滞淫。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一
四十方强已厌官,催人头白是长安。新诗繁芜多随意,夜读昏花觉损肝。
懒向时人争巧拙,久游畏路耐咸酸。春来转忆家园好,社鼓村醪日日欢。
王宪皋督学滇中归,阻风雪于公安,留觞二首 其二
最爱新年雪,能留竟日觞。文章化越隽,车马度潇湘。
览胜称鸡足,交游感雁行。更怜莱子意,把酒独思乡。
看华严经
检点头颅只自怜,双轮相逼入颓龄。销除蜗角千生业,凭仗龙宫半部经。
简事只嫌多鬓发,断淫先拟绝荤腥。六时起坐疏钞里,剥啄由他不启扃。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四
泉路飘零久,人间惆怅深。有儿非滴骨,觅鬼不灰心。
虫鼠知谁胜,鸺鹠可寄音。无生君所学,忍苦莫悲吟。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此时石浦月,应上远帆楼。竹里罗棋局,篱边费酒筹。
幽情落梦境,良夜踏荒丘。检点秋来事,闲忙可自由。
题宫树春云卷
绛阙连宵迥,重楼拂曙通。山岚茜翠外,花气郁纷中。
鸣鸟骄芳树,轻烟散景风。何须临曲巘,幽意足帘栊。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一
昔逢惠山人,曾说惠山好。季子千里来,同饮惠山水。
寄无念 其一
飞锡今初返,经年半在吴。已无寿者相,不厌少年俱。
岁月看山尽,云霞见海隅。东南名下士,一一过逢无?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一
柏叶开新会,辛盘取次陈。今年春事早,杯酒日相亲。
冉冉如流岁,萧萧见在身。忍虚分岁约,同是失年人。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一
过黄粱梦三首 其二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二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一
月夜登楼偶成 其二
顾升伯太史奉命如梁赋此为别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三
春日闲居 其三
两岸芙蓉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一
萧赞善允升
初晴即事 其二
初晴即事 其三
真定道中
携尊江上 其二
又赠毛丈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三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三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 其一
仙人洞 其一
送邵芝南太史册封唐藩
夏日小斋杂兴 其四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三
汇清亭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报谒
赵御史贞甫
题双寺画竹
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二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一
过黄粱梦三首 其一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一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五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三 侍御舅惟长
雪后出长安门见西山甚近
寄无念 其二
赋得残月似新月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 其四
京察见部自嘲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二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五
四面琅玕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二
天香喷道
鼓吹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一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一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