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玉节葳蕤出禁城,依依垂柳送君行。重裁东鲁灵光赋,谁似西京子墨卿。
采烛昔年传蜡凤,称觞此日借金尊。谢家况复多才子,青草池塘旧有名。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二
竹里自烧铛,清烟淡林月。一饮洗烦嚣,再饮沁毛发。
蟠柏亭
亭前柏树子,佛祖西来意。了知柏即亭,是名第一义。
送朱平涵太史册封荣藩
暂抛铜马向天涯,官柳千条拂使车。驿路开尊千月石,仙源立马问桃花。
水平青草骚人宅,山绕朱门帝子家。客里潘舆谁得似,泛觞还采廖平砂。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八
天赐滕公室,朝分少府钱。束刍俱上客,渍酒尽时贤。
衮字千秋重,温纶片碣悬。阶庭双玉树,霄汉应蝉联。
顾升伯太史奉命如梁赋此为别
柳烟槐雾接河梁,树杪分明见太行。月上山城征马急,雨过汴水露荷香。
赠行古帖来东邸,侑酒新词出宪王。此去洞庭秋正好,烟波声里说袁郎。
送杨太史使淮便道省母
淮王邸第旧称雄,玉节东来太史公。路入吴疆家尚远,客游梁苑赋还工。
云开层岭梅花碧,雨过千林荔子红。此日张筵宜寿酒,彩衣象服映帘栊。
报谒
杜门闲七日,颓然忘身世。如入山里山,散发坐青霭。
梦中阻马嘶,五内汤火沸。青袍冷于铁,难著胜坚铠。
病马负懒夫,冲泥穿阛阓。忙杀坐禅身,生憎六摺刺。
黄粱梦戏题 其一
电光现出青紫,蜃气结成蓬瀛。宰官神仙俱幻,吕公岂胜卢生。
新正三日雪窗早起
雪窗耀眼明,披衣起梳栉。镜光合雪光,光欲透肤革。
面纹千百条,旁行相虬结。白髭藏须中,似欲逃剪镊。
近服首乌丸,我首何曾黑?回念四旬间,悲欢几经历。
愁核埋胸腑,年深愁花发。皱纹乃蓓蕾,霜毛为枝叶。
譬彼治田人,种麦而得麦。仙药岂能变,况饵木与石。
白黑亦何殊,毋强生分别。且觅般若汤,一浇磊块穴。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二
万户苍烟里,孤城绿水隈。郡斋多近草,狱户长新苔。
国变怀砖俗,人惊判剑才。公馀寻古迹,先上鲁连台。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五
空阶经急雨,萧爽夜无哗。折柬邀王子,餐钱与赵家。
颓然对木石,率尔吐云霞。酩酊不知出,高楼生月华。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万里南归路,柔条一夕衰。阴风生宰树,磷火照孤帷。
不尽羊昙泪,无穷宋玉悲。所嗟梁木坏,何止哭吾私。
黄主客邀送高户部,时开筵夷馆
仙郎别署饮休辞,春冷何堪送所知。羸马冻蹄蹂雪径,饥乌寒距蹴风枝。
夷笺细字摹唐帖,胡髻尖毡缀汉丝。一曲龟兹君莫讶,也堪翻出渭城诗。
刘都谏左迁辽阳,别数月矣,远致酒一瓮,为之大醉数日
刘君别我久,远饷酒一瓮。瓮大容五石,肩夫双臂痛。
清比惠井泉,白如雪山湩。因忆去年事,朝议同聚讼。
都谏上封章,语意带讥讽。逐向辽阳幕,官微名转重。
沙碛驱冻驴,贳酒无馀俸。佳酿及故人,得微减朝饔。
连晨开瓮饮,昏花尽如梦。檐曝取残经,揩眼逐字诵。
斜日射阶雪,熠熠金沙动。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二
片帆南下碧江湄,秋月芦花绾别离。此去莫惊潘鬓改,止缘忧国半成丝。
游百丈泉
青嶂岧峣赴郢东,寒泉飞处郁嵷巃。诸天晴洒千林雨,六月凉生万壑风。
小入傍崖惊浴鹭,斜穿曲涧挂飞虹。片时徙倚翻成惜,只合移家老此中。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 其二
如何当此月,车马踏巑岏。去楚尚千里,过秦应万盘。
深山如雪里,古驿出云端。三十金绯贵,休嗟蜀道难。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一
赤舄生前事,青编身后名。奠楹期已迫,曳履忽无声。
海宇摧隆栋,词坛丧主盟。关情宁我辈,屑涕遍苍生。
鼓吹
儿童村巷竞走,鼓吹驿路喧阗。何似池塘两部,宫商渐近自然。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一
日日青门里,棕鞋任所之。焚香薰定性,画影锻新诗。
世事抛唇角,禅功验鬓丝。深凭法忍力,一破有情痴。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题宫树春云卷
翻前意
过淇县,同年蒋令邀饮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二
真定道中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三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一
天香喷道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三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二
六月三十夜同萧允升过黄思立斋头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二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宿古驿
寄无念 其二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一
青石桥 其二
挽周老师九首 其九
月夜登楼偶成 其一
夜集大人宅偕中郎弟阅五弟时艺
驾幸石景山临观浑河,见水势汹涌,因念黄河时有冲决,面谕辅臣, ...
憩有斐亭
黄粱梦戏题 其二
月夜登楼偶成 其二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三
北发
汇清亭
长春堤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一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三 侍御舅惟长
书读书乐后
过郾城读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诗有感,弟子郾城人也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
信阳道中即事 其四
白燕篇为元驭阁老赋
萧赞善允升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时精美,喜而作歌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一
信阳道中即事 其六
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
天均洞
荷花池
送王以明例贡归小竹林
初晴即事 其三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二
幽栖 其二
晴晚编书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三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二
咏怀效李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