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薄寒未去腊才过,春色先知在绿波。不是宿云能作思,大都王粲自情多。

诗人司马光的古诗

射堋

宋代 司马光

叠鼓花前急,红旌竹外高。
惊飚分白羽,余响振乌号。
壮观倾人陌,欢声肖夜涛。
因兹形礼俗,岂独事游遨。

文太师挽歌三首

宋代 司马光

美化流民物,薰然遗爱多。
栾公当日社,邵父至今歌。
庭有三鱣集,门容驷马过。
欲知余庆在,公鼎格平和。

送冲卿通判河中府

宋代 司马光

闻道名都行有期,依然想见昔游时。
寒光一曲秋河转,翠领三条夕照移。
孤竹旧风民有让,重华余教俗无疵。
不须到日方登历,已在君家十二诗。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宋代 司马光

红旆萦林却转,琼筵就水重开。
荷香着衣不去,竹色映酒遥来。

席上赋得榛

宋代 司马光

微物生山泽,萧条荆棘邻。
何人掇秋实,此日待嘉宾。
虽无木桃赠,投此寄情亲。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宋代 司马光

皇华将命得人难,专对非才辄自言。幸免驱车涉沙漠,尚容载笔侍宣温。

不唯羞屈穹庐膝,无奈常游魏阙魂。衮职区区未能补,何时馀论奉清樽。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宋代 司马光

黄发今彫丧,苍生欲奈何。
散金缠极乐,曳杖已成歌。
十郡余恩在,三台故吏多。
位崇仍有后,五福更为多。

喜雨八韵呈明叔

宋代 司马光

蕴隆亦太甚,荟蔚不朝隮。
直可忧秋廪,非徒病夏畦。
民心或能徹,天造固难稽。
黯淡云缠簇,滂沱日未西。
衣襟坐来冷,城阙望中迷。
园笋新梢活,庭蕉湿叶低。
响从客破纸,行喜屐生泥。
昨旦烦相报,凭君谢竹鸡。

送二同年使北·李公素

宋代 司马光

云悉雪欲零,四牡出郊坰。
古塞烟华紫,寒沙日气青。
金门秘鸡树,朱节耀龙庭。
几夜天街北,遥占汉使星。

又寄题陟屺寺

宋代 司马光

郑南峰下寺前轩,反景分明见渭川。
为报十年容易别,於今愁悴不如先。

致政邵少卿挽词

宋代 司马光

北固启佳城,东吴陨德星。
繐帷长寂寞,羽扇遂飘零。
泉烛千年碧,霜松数寸青。
庆余和有在,玉树满阶庭。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宋代 司马光

云愁雪欲零,四牡出郊坰。古塞烟华紫,寒沙日气青。

金门秘鸡树,朱节耀龙庭。几夜天街北,遥占汉使星。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宋代 司马光

淡日浓云合复开,碧嵩清洛远萦回。
林间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

和明叔九日

宋代 司马光

不奈衰须白,羞看朝鉴明。聊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

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如何不行乐,况复值秋成。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宋代 司马光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勇气先登势无敌,巧心后发语尤新。

好贤何啻三薰贵,求宝方知百汰真。愚鲁自非凭骥发,昆山千里到无因。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宋代 司马光

脍肉纷银缕,兰芽蔟紫茸。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秋日寄山中友人

宋代 司马光

昨夜听秋风,霜崖几树红。
心随新雁去,宛至碧豀东。
对主搜渔钓,林岩今已空。
胡为执高节,憔翠久山中。

又云新铸釜斛与今太府寺尺及权衡若合符契复次前韵

宋代 司马光

裁筒累黍久研精,况复新修釜斛成。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

既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若欲世人俱信服,凤凰再集颍川城。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三

宋代 司马光

东城丝网蹴红毬,北里琼楼唱石州。堪笑迂儒竹斋里,眼昏逼纸看蝇头。

别韵一首

宋代 司马光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