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阁上新文卷,欲逢知已开。相思不能已,攲枕梦君来。
钓鱼有感
园樱伤老也 其三
悠悠汎舟,载纵载横。白日将倾,飘风载惊。嗟我老矣,发脱齿零。
胡为百忧,劳此馀生。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
官闲虚室白,粟饱太仓红。朝夕扫三径,往来从二公。
蒹葭徒倚玉,燕雀岂知鸿。相遇辄同醉,惟愁樽酒空。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荷底清涟照绮罗,长安公子旧情多。踌躇不去知君意,重唱吴音白纻歌。
云际亭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华毂争门去,轻帘夹路垂。
三川云锦烂,四座玉山攲。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
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想见周南俗,当年播逸诗。
送何万下第归蜀 其二
失意流年老,残春对夕阳。可堪临远道,更复举离觞。
花柳已萧索,云山复渺茫。西风如有意,音信勿相忘。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临。雨后岚光活,晴初落照深。
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
送巢县崔尉
送许先辈尉宗城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一
仁圣初承绪,敷天吁隽贤。得人兹最盛,射策独居先。
禁省英声远,岩廊至化宣。辞荣还故第,三事究高年。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一 舟中夜坐
风柳动萧疏,寒星浸寥落。中宵四寂然,时有游鱼跃。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
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
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再呈宜甫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孟尝君歌
君不见薛公在齐当路时,三千豪士相追随。邑封万户无自入,椎牛酾酒不为赀。
门下纷纷如市人,鸡鸣狗盗亦同尘。一朝失势宾客落,唯有冯驩西入秦。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夏日西斋书事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九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秋夜望月
送昌言知宿州
又赠谓之
送张太博知岳州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送韩太祝归许昌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其九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送李祠部知滑州
过故洛阳城 其二
重经车輞谷
致政邵少卿挽词
送五太祝知伊阙
登长安见山楼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置酒赋诗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首夏二章呈诸邻 其二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二首 其一
春贴子词 夫人阁四首 其一
员村坂
玉徽亭
呈张子贱
园中书事二绝
归田诗 其三
紫微石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送苏屯田知单州
送醴与子才
哭公素 其二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其夕容易得乐园诘朝将赋诗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送次道能判西京
又寄献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十 竹轩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送周密学
谏院题名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