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汉家飞将种,气概耿清秋。解去金貂贵,来从洛社游。
清商拥高宴,华馆带长流。可笑班超老,崎岖万里侯。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赏花钓鱼二首 其一
飞廉通上苑,鳷鹊带天渊。树色含春雾,波光静晓烟。
香飘仙仗外,花舞御卮前。籊籊文竿袅,筛筛素鲔鲜。
误陪金马籍,愧奉柏梁篇。愿献南山寿,宸游侍亿年。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
过故洛阳城
题传灯录
钓鱼有感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闽岭窅何在,东南千里遥。仳离伤草草,会合更迢迢。
隋岸微吹絮,吴江欲上潮。肯无同舍念,回首弭轻桡。
走笔和君锡尧夫
瞻彼南山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怅望中秋月,于今已上弦。明生圭样小,影露桂花偏。
幽思邈难致,浮云去不还。何当出阴翳,清彻照中天。
送郑推官
形便豳公国,旌旗拥将坛。秦云低落日,塞树怯春寒。
草檄无留思,投壶不废欢。还应笑黄卷,寂寂守儒官。
五哀诗 晁大夫
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反贼齿才冷,谋臣心尽寒。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君家牡丹今盛开,二十四枝为一栽。主人果然青眼待,正忙亦须偷暇来。
河北道中作 其三
原上累累古冢高,昔时意气尽贤豪。断碑名姓已磨灭,永日东风吹野蒿。
别韵一首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缚虎图
石阁春望
喜张圣民得登州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洛阳少年行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
闲中有富贵
秋日登观信亭
八月十五日夜宿南园怀王君贶
致政王侍郎
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一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送韩太祝归许昌
送王待制知陕府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同次道元日宿尚书省听誓戒寄州邵不疑
山中早春
送次道和太平州
梅圣俞挽歌二首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见山台 种竹斋
会景亭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吕禄庙
苏才翁子美有赠扶沟白鹤观黄道士诗纪于屋壁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赠清衍
送药栽与安之
伫月亭
中秋陪张龙图晏射堂初夕阴酒行顿解喜而成咏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乐轩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送冷金笺与兴宗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故翰林彭学士 其二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雪霁登普贤阁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