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冠盖郁相依,名园花未稀。游丝萦复展,狂絮堕还飞。
积弩遗风陋,兰亭旧俗微。何如咏沂水,春服舞雩归。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得菊并诗
黄花小垡和烟斸,野兴萧萧已相逐。同来更得兼诗句,久立看诗忘栽菊。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客中初夏
送谢都官
厩吏整车马,匆匆办晓装。青緺出阊阖,朱旆指沧浪。
野店杏初发,津亭柳已黄。行行不可驻,犹及劝耕桑。
初到洛中书怀
三十馀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太平触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天祐休明祚,时生隽杰臣。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送李学士使北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二
漠漠春云合,爞爞旱气收。人心方有望,时雨不须求。
岂独老农喜,仍令恶客留。洛城花未谢,作意更同游。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御沟
南海荔枝来,别馆蒲萄成。匪颁浃下陈,捧拜同驩荣。
置黍敢先食,览槃多未名。怀核待归种,复愁千岁生。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故翰林彭学士 其二
平生对交旧,万日正如初。不复知荣贱,都能忘戚疏。
遗灵瞻素几,伪物屏涂车。家事何萧索,空馀万卷书。
题传灯录
谒三门禹祠 其二
赑屃青崖裂,喧豗白浪豪。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寿安杂诗十行·灵山寺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席上赋得榛
野轩
同君倚过圣俞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一
又书一绝戏呈
送张太博知岳州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宋相国挽辞二首
致政邵少卿挽词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送朱职方
和公廙喜雪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送李祠部知滑州
送草伯镇知湖州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戏下歌
座中呈子骏尧夫
送文慧师归眉山
又和来韵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山头春色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瞑目
送上雒王推官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杨白华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四
又寄献
闲中有富贵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六
送程端明知成都
柳枝词十三首 其六
饮吴之才家
晓霁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四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送吴仲庶知江宁
早春 其一
梅花三首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送田校理
又和南园真率会见赠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于府之后园既去晦叔名其馆曰礼贤梦得 ...
忝职谏垣日负忧畏缅思云夫处士老兄萧然物外
又寄
上元书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