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送稻醴与子才
昔贤尊道谊,置醴待嘉宾。今我乐闲放,提壶饷故人。
蚁浮杯面白,味撇瓮头醇。何以助高兴,篱边菊蕊新。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首夏二章呈诸邻 其二
爞爞久旱天,飒飒昨宵雨。尘头清过辙,水脉生新渚。
岂徒滋杞菊,亦可望禾黍。勿笑盘蔬陋,时来一觞举。
示道人
西台诗二十四韵
春贴子词 夫人阁四首 其一
壁带非烟润,金铺霁景鲜。绣功添采缕,和气入繁弦。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山头春色
送周寺丞畋知洛南
太华指商于,中间百里馀。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惜哉非綮肯,不足试投虚。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禅
贱子悟已久,景仁迷自今。良因拯溺急,是致涉波深。
到岸何须筏,挥锄不见金。浮云任来往,明月在天心。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
赏花钓鱼二首
又和留题定襄驿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何处初寒好,初寒禹凿门。遥天露崖口,轻浪漱山根。
万佛龛苔老,一灯林霭昏。渔梁杳相望,石濑夜声喧。
送王待制知陕府
秦入
初到洛中书怀
三十馀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太平触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双竹诗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谏院题名记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寿安杂诗十首·且游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呈
送王校理守琅琊
送郑推官赴分州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五 蜀葵
送入为闽宰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别韵一首
陪子华燕醮厅
九日怀聂之美 其一
送周密学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七 缘云轩
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清风台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得菊并诗
又和雪霁
园樱伤老也 其三
送王殿丞
和子渊元夕
忆庞之道
晓霁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
重过华下
和景仁题崇福宫 其一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送程端明知成都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用前韵再呈
玉徽亭
送伯淳监汝州酒
再呈宜甫
送田校理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
河边晚望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子厚先生哀辞
乌栖曲二首 其二
雪寒取酒
送魏寺丞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招子骏尧夫
赠清衍
和陈殿丞芍药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臧郎中挽歌二首
边将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