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弱筱絓轻丝,尽日寒溪侧。获少近知无,溪鱼皆尔识。
客中初夏
和子渊元夕
神岳嶕峣阙角齐,银蟾无影玉绳低。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
清醴横飞金凿落,香尘不染锦障泥。谁知此夕斋祠客,近在宫城槐柳西。
送云卿知卫州
和潞公伏日晏府园示座客
寿安杂诗十行·灵山寺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园樱伤老也 其三
悠悠汎舟,载纵载横。白日将倾,飘风载惊。嗟我老矣,发脱齿零。
胡为百忧,劳此馀生。
柳枝词十三首 其六
双双春燕飏云霄,楚国宫深乐事饶。会待急管繁弦际,试取纤条并舞腰。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华毂争门去,轻帘夹路垂。
三川云锦烂,四座玉山攲。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
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想见周南俗,当年播逸诗。
赏花钓鱼二首
同次道陪晏琼林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枝分清浅流,纵横贯城市。还如恩在人,润泽无终既。
送冯状元归鄂州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名字托文编,佗年知不朽。
柳枝词十三首 其九
多愁尤是别离深,折条相赠各沾襟。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
送不疑知常州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九
矮帽长绦紫縠衫,朱门深静似重岩。莫言永日浑无事,种药移花一一监。
送郑推官赴分州
放鹦鹉二首 其一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虽知主恩厚,何日肯重来。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送孟著作知济阴
和人苇花
谒三门禹祠
双竹诗
送皇甫寺丞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再呈宜甫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四 飞盖园
赠清衍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招子骏尧夫
先春亭
喜圣民得登州
贻宋四行简迪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送史馆唐祠部
塞上 其四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御宴送李宣徽
送王待制知陕府
郑侍郎
送华亭沈主簿
送僧归吴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酬安之谢光兄弟见过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看花四绝句 其三
南湖二首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双竹
又和开叔
送王殿丞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吕宣徽挽歌二首 其一
送吴耿先生
喜李侍郎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贻夸者
文太师挽歌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再和伯常见寄
钱子高挽歌二首
送兴宗之彤阳
训俭示康
又和南国园真率会见赠
饮吴之才家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