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水桥。沙痕水清浅,风叶柳萧条。
关塞长涂直,嵩丘倒影遥。凤楼虽在北,车马不尘嚣。
再使河北
送向防御知陈州
又和来韵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
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汭宫。翠华虽脉脉,佳气自葱葱。
阙角月华白,苑墙霜叶红。都人心望幸,注目不离东。
送宋郎中知凤翔府
昔解陈仓印,于今二十秋。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游。
铙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民心已化服,条教不更修。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看花四绝句 其三
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
初到洛中书怀
三十馀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太平触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贻宋四行简迪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得失固有命,世人空自劳。冬温少霜雪,松短没蓬蒿。
孤宦千里远,荣名一旦高。回看碌碌者,太华与秋毫。
执酒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一榻仅容膝,身心俱寂然。直缘知乐内,亦不为安禅。
棐几陈编掩,竹窗残局捐。尚馀喧噪在,野鸟与林蝉。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楚江白逶迤,楚山碧参差。玉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伐竹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坡无四垣,但以荷塘围。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再和秉国约游石淙
又和开叔
寒梅犯雪荣,大隐久专名。异种生江渚,何年到洛城。
色如虚室白,香似主人清。响使吴儿见,不思菰菜羹。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送惠思归钱塘
座中呈子骏尧夫
和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 ...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重过华下
送贤良陈著作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送郑推官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三
和王秀才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二首 其一
西溪公宴二首
朔会堂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二
御宴送李宣徽
送华亭沈主簿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雪中寻友不遇
放鹦鹉二首 其一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又和惜春谣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会景亭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送昌言知宿州
送周寺丞知落南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又和南园真率会见赠
又寄
九日怀聂之美 其一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和孙器之清风楼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得菊并诗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呈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送晁秘丞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独乐园七题·钓鱼庵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春贴子词 其四
用前韵再呈
和公廙喜雪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园樱伤老也
送何万下第归蜀 其二
送仲更归泽州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过故洛阳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