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和公廙喜雪
向来河洛久愆阳,祷祀徒劳罄肃庄。林雪飞花欣暂白,麦田濡叶未全黄。
城中稍觉桑薪贵,村外时闻社瓮香。八使孜孜悯茕独,斯民那复畏凶荒。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洛阳少年行
静夜
春贴子词 其三
长乐晓钟残,皇舆入问安。东风犹料峭,冒絮禦馀寒。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水桥。沙痕水清浅,风叶柳萧条。
关塞长涂直,嵩丘倒影遥。凤楼虽在北,车马不尘嚣。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又和开叔
寒梅犯雪荣,大隐久专名。异种生江渚,何年到洛城。
色如虚室白,香似主人清。响使吴儿见,不思菰菜羹。
送丁秘丞知雍丘
送祖择这守陕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又寄题陟屺寺
日横墓
又和雪
四檐冰管未全晞,一夕阴风雪又飞。客卧牛衣忧死别,人留玉塞望生归。
公车岁晚怜东郭,辽海云深失令威。颇忆当年映书否,物华如旧鬓毛非。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
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春贴子词 夫人阁四首 其一
壁带非烟润,金铺霁景鲜。绣功添采缕,和气入繁弦。
送孟著作知济阴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送韩太祝归许昌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运使虞部按行洛西诸县因游所过名山有诗百余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送朱职方
会景亭
送张秘校知分宁
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三军行
送景仁至丁正臣园寄主人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归田诗 其三
贻夸者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送程端明知成都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宜甫东楼晚饮
首夏二章呈诸邻 其二
郑待郎挽歌辞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同次道陪晏琼林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五哀诗·屈平
送郑推官赴分州
山中早春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
送昌言知宿州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御沟
石阁春望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赠外兄吴之才
故翰林彭学士
太博同年叶兄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辄敢系诗二章献于左右亦 ...
南湖二首
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小园晚饮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二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钓鱼有感 其二
王金吾北园
郑侍郎
海仙歌
送稻醴与子才
登长安见山楼
送醴与子才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秦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