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十六载重归,顺涂歌式微。青松弊庐在,白首故人稀。
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巫咸旧山色,相见尚依依。
送伊阙王大夫歌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又和南园真率会见赠
白头难入少年场,林下相招莫笑狂。绿筱影侵棋局暗,黄梅花渍酒卮香。
任真自愧殽羞薄,假寐初便枕簟凉。酬应诗豪困牵率,从来懒放似稽康。
又和雪
四檐冰管未全晞,一夕阴风雪又飞。客卧牛衣忧死别,人留玉塞望生归。
公车岁晚怜东郭,辽海云深失令威。颇忆当年映书否,物华如旧鬓毛非。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一
声教万馀里,文明四十春。茂勋留信史,盛德满生民。
共适禽鱼乐,安知橐籥仁。百年龙驭远,空复仰威神。
齐山诗呈王学士
致政杨侍郎挽歌 其二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大吕功名重,鸿毛轩冕轻。闲居客愈盛,暂出市皆倾。
溟海涵容大,龙门谒见荣。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
谒三门禹祠 其二
赑屃青崖裂,喧豗白浪豪。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又和南国园真率会见赠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辞坟
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岂负襁褓爱,横遭章绶缠。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咫尺东园乐,无如簿领何。春风连夜恶,闻道落花多。
别韵一首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首夏二章呈诸邻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游李卫公平泉庄
运使虞部按行洛西诸县因游所过名山有诗百余
侍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其二
杖底潜蛇影,门阴集戴鵀。玉楼新记就,石椁旧铭沈。
箧有封峦札,籯无遗子金。寂寥封马鬣,秋色净松林。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 其四 苇
送五太祝知伊阙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和人苇花
送昌言宿州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臧郎中挽歌二首
春贴子词 其三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再使河北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同子难题和乐亭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送韩太祝知钱塘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春贴子词 其六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题传灯录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一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四 后牖有朽柳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陪诸君北园乐饮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走笔和君锡尧夫
戏下歌
闻龚伯建下第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送韩进郓州宁亲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送巢县崔尉
送草伯镇知湖州
正月二十四日夜雪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和潞公与昌言正叔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
潮水 其一
钱子高挽歌二首 其一
上元书怀
田子方教育子击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资善堂宴饯应诏
送朱校理知潍州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
赠邵尧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