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喜雨八韵呈明叔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荷花烂漫红,不见方塘水。嶕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
露重忽攲侧,翩然翠禽起。
送谢都官
厩吏整车马,匆匆办晓装。青緺出阊阖,朱旆指沧浪。
野店杏初发,津亭柳已黄。行行不可驻,犹及劝耕桑。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闰馀春意早,卉木先有思。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
伊予忝谏垣,动息抱忧悸。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
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囚系。茅茨庇风雨,偏隘无馀地。
时于坏垣隙,历历生新荠。君侯乃比邻,跬步难自致。
常思去岁初,西轩学歌吹。座客皆故人,欢笑无拘忌。
平生不喜酒,是日成烂醉。岂言长揖归,良会难再值。
东风忽复来,时华一何驶。丛竹固无恙,夭桃作花异。
朝廷正清明,讵肯容窃位。何当遂废放,欢饮还自恣。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邦光华衮襚,家宝素书陈。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致政邵少卿挽词
河北道中作 其三
原上累累古冢高,昔时意气尽贤豪。断碑名姓已磨灭,永日东风吹野蒿。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又寄
心目悠悠逐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莫嗟密密书连纸,万里经年信一通。
郭氏园送张仲通出刺棣州
名园送嘉客,冠盖去倾朝。小雨尘微敛,馀寒酒易消。
雁归春近塞,日上海生潮。北道平如掌,东风五马骄。
塞上 其四
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分兵逻圁水,纵骑猎鸣沙。
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
早春寄景仁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重经车辋谷
昔年道经车辋谷,直上七里盐南坡。今年行役复到此,方春流汗如翻波。
中涂太息坐盘石,涕泗不觉双滂沱。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
人踰三十只有老,后时过此知如何。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东阁樽罍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
题杨中正
阀阅盛山西,朱门飏戟衣。雅知名教乐,深笑宴游非。
一室琴书隘,三年园圃稀。异时论事业,肯复让轻肥。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又和六日四老会
三军行
宋相国挽辞二首
早春 其二
执酒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又寄题陟屺寺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送次道和太平州
和景仁题崇福宫 其一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喜景仁直秘阁
送高陟归金陵
答刘原父贺
招子骏尧夫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和之美讽古 其二
员村坂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于府之后园既去晦叔名其馆曰礼贤梦得 ...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其二
郑侍郎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送刘观察知洺州
野轩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又和秋怀
石阁春望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送王待制知陕府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送韩进郓州宁亲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七 缘云轩
紫微石
睢阳五老图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十 竹轩
送伊阙王大夫歌
送李学士
送史馆唐祠部
忝职谏垣日负忧畏缅思云夫处士老兄萧然物外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送祖择之
走索
送聂秘丞 其二
送王校理守琅琊
园 其二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