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宋代 司马光

先公勋烈盛监梅,清白仍闻世济才。
华省拂衣辞簿领,长世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入迤逦来。
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诗人司马光的古诗

谏院题名记

宋代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宋代 司马光

海隅方万里,豪俊几何人。
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
佗日苍生望,非徒泽涛春。

送惠思归钱塘

宋代 司马光

孤岫平湖外,禅房老柏阴。
倦游谙浊世,独往遂初心。
夜雨灯窗迥,秋苔屐齿深。
勿锄山径草,便有欲人寻。

早春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梅梢柳萼未全开,日澹风和春意来。雨后谁家有桃李,会须多买及时栽。

送郑推官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百榼行春乐,千弓从猎豪。苦吟边月冷,飞镝野风高。

奇策鞭殊俗,长缨系不毛。输君跃马贵,一等着青袍。

送刘观察知洺州

宋代 司马光

汉家英俊士,衮衮出金张。
久袭诸侯籍,新腰太守章。
畛封连故赵,庐井带清漳。
春色迎饶吹,应忘道路长。

送向防御知陈州

宋代 司马光

千骑去翩翩,专城尚少年。
韦平家好学,阴马世称贤。
官用才能进,恩非雨露偏。
想闻河润远,封略帝畿连。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

宋代 司马光

寂寥清明后,馀春已无多。闲轩富佳致,不惜载酒过。

水木晚尤秀,风烟晴更和。临樽不尽醉,奈此芳菲何。

望日示康广宏

宋代 司马光

清晨三绿袍,罗拜北堂高。
积善因前烈,余光及尔曹。
勿矜从仕早,当念起家劳。
修立皆由己,何人可佩刀。

见山台 种竹斋

宋代 司马光

吾爱王子猷,借宅亦种竹。一日不可无,萧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

谒三门禹祠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赑屃青崖裂,喧豗白浪豪。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送王太祝

宋代 司马光

百里驩迎新令贤,儒经吏术尽家传。天开岭阜竦双阙,地杂桑麻隘一川。

锦雉驯飞春陌上,雪凫高去夕岚边。长才久屈君无限,所惜斯民受赐偏。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元宰司宫钥,旌旄压大河。敢言趋府倦,私叹折腰多。

机发何妨避,光尘未免和。艰难方远到,庆阀肯蹉跎。

又和雪

宋代 司马光

四檐冰管未全晞,一夕阴风雪又飞。客卧牛衣忧死别,人留玉塞望生归。

公车岁晚怜东郭,辽海云深失令威。颇忆当年映书否,物华如旧鬓毛非。

又即事二章上呈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雨不成游半路归,逢花值柳倍依依。朝来赖饮三杯酒,醉卧西斋昼掩扉。

赏花钓鱼二首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飞廉通上苑,鳷鹊带天渊。树色含春雾,波光静晓烟。

香飘仙仗外,花舞御卮前。籊籊文竿袅,筛筛素鲔鲜。

误陪金马籍,愧奉柏梁篇。愿献南山寿,宸游侍亿年。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宋代 司马光

麦田正尘坌,桑径忽滂沱。
比屋起相告,荷锄行且歌。
园林半扃锁,车马绝经过。
大尹爱民物,何妨喜更多。

辞坟

宋代 司马光

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岂负襁褓爱,横遭章绶缠。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宋代 司马光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

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宋代 司马光

辞华已独步,政治复无前。
吏不容三穴,民皆载二天。
於今知和寡,自古愧才偏。
惆怅棠阴下,仁风尚蔼然。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