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莫嫌微雪压梅芽,已有归鸿泊浦沙。天上诏来难久驻,直须早看洛阳花。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荷底清涟照绮罗,长安公子旧情多。踌躇不去知君意,重唱吴音白纻歌。
柳枝词十三首 其九
多愁尤是别离深,折条相赠各沾襟。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秋日登观信亭
上已日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宝胜金幡巧斗功,綵花蜡燕飏和风。玉盘翠苣映红蓼,捧案朝来献两宫。
归田诗 其三
圣哲虽云远,遗文幸未亡。沈冥观礼乐,彷佛见虞黄。
鸡黍延三径,琴书乐一堂。逍遥名教内,富贵亦微茫。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其二
昔日程文士,中间侍坐宾。游陪惭晚辈,待遇过它人。
方叹龙门远,俄惊马鬣新。西园行乐处,引领但沾巾。
忆庞之道
御宴送李宣徽
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旗尾飘扬山烧裂,马几腾踏塞尘昏。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
送酒与范尧夫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穜稑献新种,祎褕浣旧衣。玉钩随步辇,行看采桑归。
山头春色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送周密学
玉帐前茅举,铜鱼左契分。平生公望著,期月政声闻。
陌上壶浆溢,潭边花气曛。遥知待新将,民物两欣欣。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其二
桃李都无日,梧桐半死身。那堪衰病意,更作独游人。
送王校理
金门倦鸣玉,千骑出东方。封略依沧海,枌榆近故乡。
秦碑苔蚀字,鄅稻日翻芒。国吏遥应识,当年丞相郎。
孟尝君歌
君不见薛公在齐当路时,三千豪士相追随。邑封万户无自入,椎牛酾酒不为赀。
门下纷纷如市人,鸡鸣狗盗亦同尘。一朝失势宾客落,唯有冯驩西入秦。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玉徽亭
贻夸者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三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和君倚日本刀歌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题陈秀才园林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一
送雷章秘丞和芮城
座中呈子骏尧夫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谏院题名记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送周寺丞知落南
和潞公伏日晏府园示座客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七 缘云轩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山中早春
送宋郎中知凤翔府
咏寒士
同君倚过圣俞
送惠思归钱塘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又赠谓之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送李学士使北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谒以诗寄之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秋夜望月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早春寄景仁
三军行
游李卫公平泉庄
梦稚子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送史馆唐祠部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喷玉潭
和端式十题 其四 渔洲火
上元书怀
寒食南宫夜饮
王金吾北园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寄题张著作
读汉武帝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