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奕世台衡贵,盈门绂冕荣。遐方流惠化,殊俗詟威声。
宥密资忠力,安平寄老成。遽骑箕尾去,何以慰苍生。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四
杖屦还私第,精诚在本朝。爱君老不懈,忧国没方昭。
东阁秋牢落,西芒夜寂寥。只应忠亮志,气运不能消。
首夏二章呈诸邻 其二
爞爞久旱天,飒飒昨宵雨。尘头清过辙,水脉生新渚。
岂徒滋杞菊,亦可望禾黍。勿笑盘蔬陋,时来一觞举。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一台二妙日追游,琥珀香醪白玉瓯。相下不厌贤者意,尚言执友欠龙头。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
楼台带馀雪,寒色未全收。久负入关意,空为同舍羞。
清樽接胜友,飞盖从贤侯。应恨春来晚,烟林已数游。
送王太祝
百里驩迎新令贤,儒经吏术尽家传。天开岭阜竦双阙,地杂桑麻隘一川。
锦雉驯飞春陌上,雪凫高去夕岚边。长才久屈君无限,所惜斯民受赐偏。
又寄
心目悠悠逐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莫嗟密密书连纸,万里经年信一通。
陶侃惜谷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
所悲道业寡,汨没无佗贤。深惧岁月颓,宿心空弃捐。
视此足自儆,拔之乃违天。留为鉴中铭,晨夕思乾乾。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听政涉中昃,观书达夜分。周王忘自逸,汉祖不知勤。
棣萼因心友,云章落笔文。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送雷章秘丞知芮城
西伯昔断讼,令名存迄今。南临大河曲,北倚首阳岑。
俗被圣贤化,人多礼让心。夫君老经术,终日想鸣琴。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禅
贱子悟已久,景仁迷自今。良因拯溺急,是致涉波深。
到岸何须筏,挥锄不见金。浮云任来往,明月在天心。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行行歌式微,浩叹返荆扉。却著登山屐,尽焚趋府衣。
溪清鱼影乱,竹闇笋牙肥。应悔浮名误,空将白发归。
春贴子词 其五
春衣不用蕙兰薰,领缘无烦刺绣文。曾在蚕宫亲织紞,方知缕缕尽辛勤。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南湖二首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宜甫东楼晚饮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游喷玉潭
故翰林彭学士
酬安之谢光兄弟见过
双井茶寄赠景仁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读汉武帝纪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三
又和来韵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钓鱼有感 其一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其二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喷玉潭
训俭示康
送草伯镇知湖州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闲中有富贵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园樱伤老也 其三
孟尝
柳枝词十三首 其十一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
张明叔兄弟雨中见弄水轩投壶财酒薄暮而散斗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送贤良陈著作
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又和秋怀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
二月二十四日馆宿兴宗舍后桃花盛开偶书牖上
早春寄景仁
晚归书室呈群倚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送韩太祝知钱塘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再使河北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
吕禄庙
宋相国挽辞二首
秋日登观信亭
归田诗 其二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