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送瀛州签判苏秘丞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
所悲道业寡,汨没无佗贤。深惧岁月颓,宿心空弃捐。
视此足自儆,拔之乃违天。留为鉴中铭,晨夕思乾乾。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千骑拥朱轓,青霞昼绣还。复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晓栈流云湿,秋湖脱叶殷。久游今得意,真不愧江山。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明主于庶狱,选才从本朝。酂侯三尺律,汉使一封轺。
郡国清名满,关河古意饶。凄凉乘障客,华发日萧萧。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
宜甫东楼晚饮
夷齐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
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须信家居日,方为已有年。
劬劳中外遍,名迹始终全。伯玉空搔首,蹉跎愧在前。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藏春在何许,郁郁万松林。永日门阑静,东风花木深。
主公今素发,野服遂初心。时与乡人醉,高歌散百金。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迢递铜梁道,凝严青琐闱。负书当日去,鸣玉此时归。
乡树迎朱毂,江花照锦衣。临邛不足并,荣耀古今稀。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禅
贱子悟已久,景仁迷自今。良因拯溺急,是致涉波深。
到岸何须筏,挥锄不见金。浮云任来往,明月在天心。
太博同年叶兄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辄敢系诗二章献于左右亦 ...
闽山草木未全春,破颣真茶采撷新。雅意不忘同臭味,先分畴昔桂堂人。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重经车輞谷
送祖择这守陕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和君锡雪后招探春 其一
游李卫公平泉庄
游山呈景仁
送皇甫寺丞
和王秀才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五 蜀葵
送晁校理知怀州
同子骏题和乐亭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泉水诗送吴都官分司归知州
送文慧师归眉山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送守哲归庐山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送王校理
独乐园七题·钓鱼庵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八月十王日夜寄友人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梅花三首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臧郎中挽歌二首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于府之后园既去晦叔名其馆曰礼贤梦得 ...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见山台 种竹斋
又和留题定襄驿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赠清衍
送孟著作知济阴
宋相国挽辞二首
晚归书室呈群倚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谏院题名记
谒三门禹祠 其二
南园杂诗六首·苦雨
陪诸君北园乐饮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送惠思归钱塘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文太师挽歌三首
射堋
客中初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