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茂勋成亮采,胜赏寄风流。闲引翘林客,同为独乐游。
厌居华宇盛,翻爱弊庐幽。愧不先操彗,迎尘立道周。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太室横山蔽十里,相思空复上高台。瓮头白酒行当熟,篱下黄花稍复开。
陶令不无同醉兴,孟君况有解嘲才。欲凭西北高风势,飞度轘辕劝一杯。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晓霁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送周密学
玉帐前茅举,铜鱼左契分。平生公望著,期月政声闻。
陌上壶浆溢,潭边花气曛。遥知待新将,民物两欣欣。
归田诗 其三
圣哲虽云远,遗文幸未亡。沈冥观礼乐,彷佛见虞黄。
鸡黍延三径,琴书乐一堂。逍遥名教内,富贵亦微茫。
送郑推官赴分州
运使虞部按行洛西诸县因游所过名山有诗百余
送王待制知陕府
送周寺丞畋知洛南
太华指商于,中间百里馀。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惜哉非綮肯,不足试投虚。
园 其二
坐嗅白莲蕊,卧看青竹枝。闲斋不成寐,起读圣俞诗。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和王秀才
瘦马飘飖屡往还,疲劳专为访名山。须知筋力行将老,渐恐峰峦不可攀。
蜡屐早能寻胜概,弹冠悔更落尘寰。幸依贤者为东道,大得逍遥水石间。
送丁秘丞知雍丘
穷兔谣二首 其一
鹘翅崩腾来九霄,兔命迫窄无所逃。秋毫就死忽背跃,鹘无不中还飞高。
安知韩卢复在后,力屈但作婴儿号。少年只取一快乐,谁念草根腥血毛。
独乐园二首 其一
独乐园中客,朝朝常闭门。端居无一事,今日又黄昏。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吴酿木兰春,红鲈白锦鳞。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莼。
自用前韵
耿耿寐不成,迢迢夜未阕。良朋悔不留,负此当轩月。
怀想空郁陶,眺听转清绝。佗时重见过,馀樽犹可洁。
送仲更归泽州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二首 其一
重过华下
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独步至洛滨 其二
秋夜望月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咏史 其一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春贴子词 其三
又和南园真率会见赠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梅圣俞挽歌二首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二
呈张子贱
游瀍上刘氏园
送晁校理
送向防禦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游三门开化寺
野轩
又赠谓之
宿石闻牧马者歌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送谢都官知光化军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三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四 飞盖园
郑待郎挽歌辞
早春 其二
坐船
五哀诗·屈平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和之美讽古 其二
柏梯寺
送吴仲庶知江宁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招子骏尧夫
陪诸君北园乐饮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雪寒取酒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哭公素 其二
送华亭沈主簿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交僧舍冒雪宿百井关见寄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送郑推官
送皇甫寺丞
上已日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闻龚伯建下第
始产公新作双樗庵命光为诗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