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三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三

明代 蓝仁

露下碧丛珠滴滴,月明素萼雪团团。不知晚节全清白,更向东篱仔细看。

诗人蓝仁的古诗

示儿三首 其一

明代 蓝仁

天怒宁论罪有无,荷戈万里戍成都。三声自听猿鸣惨,一片谁成雁影孤。

苦乐不同安悔吝,死生长定省忧虞。老牛舐犊终存爱,白发萧萧泪眼枯。

送徐仲圭回黄岩

明代 蓝仁

诗书正气有家传,乡邑皆称孺子贤。千里趋庭秋似水,重闱戏子日如年。

天台凤穴迎朝旭,九曲鱼歌起暮烟。两地平安报消息,灯花数夜照人眠。

赋梅杖 其三

明代 蓝仁

绿竹新栽节节方,老年与尔共行藏。游山鹿豕休相讶,倚壁蛟龙恐欲翔。

不用虚心随石转,自来直干拂云长。扶持莫问颠崖远,但愧微踪久雪霜。

赋梅杖 其一

明代 蓝仁

剪得孤山最旧枝,老年筋力赖扶持。雪中拄去馀香在,月下携来瘦影随。

生长冰霜怜硬骨,摩挲苔藓露苍皮。仙人九节休相笑,也欲看山入武夷。

寄刘彦炳

明代 蓝仁

九曲溪头问草堂,名山不隐又堂乡。画船邀客湖光近,金刹题诗竹影凉。

帷幄十年心最苦,幅巾三径意何长。不知听罢山阳笛,泪向南云落几行。

赠欧阳亦雪

明代 蓝仁

欧阳处士有行窝,束担琴书处处过。肘后药分丹火秘,雪中梅处墨花多。

老来怀抱思倾写,病起筋骸费按摩。闻与赤松黄石伴,楼居此日意如何。

题秋山访隐图

明代 蓝仁

遥峰苍苍白云白,红树黄花间秋色。三径曾寻蒋诩居,一区尚忆扬雄宅。

十年不见鹤田翁,远水长山入梦中。凉飙散荣远林静,微雨湿衣空翠浓。

先生见客幡然出,发短眉长眼如漆。穷高极厚作千年,虚往实归凡几日。

画图绝似鹤田秋,不许同行只独游。黄绮正须天子召,巢由底用世人求。

次韵答张簿 其一

明代 蓝仁

苦热休嫌褦襶过,欲询为况近如何。陶公莲社当寻伴,杜老花溪许放歌。

正乏酒钱谁送与,又添诗债费催科。苍头不识相观善,牢闭柴门畏客多。

盆柏

明代 蓝仁

盆里仙人柏,千枝共一柯。年深犹短小,雨重却婆娑。

翠色孤松并,繁阴片石多。西来指禅意,不敢问如何。

寿日醮坛有感

明代 蓝仁

三天符箓授长生,凡骨尤惭炼未轻。方士久传餐白石,野人相劝饭青精。

宫商缥缈仙歌远,楼阁玲珑梵气成。弱冠有闻今白首,空山何处候方平。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眼图

明代 蓝仁

道人放笔起峥嵘,一片南山割眼明。秋老层崖黄叶遍,天清幽眼白云生。

振衣便欲乘风去,采药还随入谷行。投老相依猿鹤侣,共知溪上草堂成。

寒食有感

明代 蓝仁

累累丘墓扫西原,寒食清明又一年。好木青黄多自累,野花红一更谁怜。

种桃遁世今何处,辟谷长生亦偶然。不待蓍龟推倚伏,眼中海水换桑田。

为云壑题雪友墨梅

明代 蓝仁

欧阳笔下开冰雪,竹外横斜见一枝。庾岭独怜春色早,罗浮相忆月明时。

山间自伴幽人隐,林下长歌处士诗。老我岁寒频对此,白云幽壑共心期。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二

明代 蓝仁

荒榛满目故儒宫,忆昔风雩乐趣同。年代已随川上水,文光无复斗间虹。

黄埃赤日遮平地,高石层阴起半空。昨暮维舟西渡口,濯缨犹胜抗尘容。

题梅根读易图

明代 蓝仁

疏花老干转春风,独坐观书夕照中。倘许苍苔分半席,也来林下论参同。

次赵声远韵

明代 蓝仁

閒抱瑶琴入武夷,名山不隐复何之。五车旧富三冬学,一卷新何九曲诗。

雕鹗渐冲霄汉远,蜩蝉自送夕阳迟。君家清献梅花在,静对高标有所思。

居贞请题国学郑某省觐回京诸卷

明代 蓝仁

早岁宜充观国宾,故乡长念倚门亲。白头作梦持环在,沧海驰情恋阙频。

祖帐又开喧道路,仙槎欲泛上星辰。徵诗饯远惭衰老,空向山林想吉人。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一

明代 蓝仁

愁心惨澹失清秋,归骨凄凉傍故丘。总为无儿怜伯道,更堪非罪哭王裒。

从来祸福分淫善,谁谓忠良似寇雠。黥作孱兵宁饿死,西风残照泪交流。

送牛自牧住武夷仙掌庵 其一

明代 蓝仁

牧子风流老更狂,武夷六曲筑茅堂。肯从龙虎来今雨,懒向罗浮问故乡。

山月夜寒丹伏火,洞天秋阔剑浮光。衰年总仗刀圭力,他日须传肘后方。

秋江待渡

明代 蓝仁

野水苍茫夕,云山惨淡秋。暂停征路策,遥唤隔溪舟。

茆店关门早,僧钟出寺幽。衰年怀远道,禁得暮归愁。

蓝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