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瑞香 其二

瑞香 其二

明代 蓝仁

儿时长记侍重闱,频向花前戏綵衣。春树婆娑低几杖,夜香浮綵袭屏帏。

用心霜雪开时早,晦迹山林识者稀。四十年馀看物变,又扶衰病对芳菲。

诗人蓝仁的古诗

山中漫题 其四

明代 蓝仁

偶依松石坐,閒咏草堂诗。宿鹤林中静,归云川上迟。

千峰秋似水,多难鬓成丝。自识盈虚理,浮生更不疑。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四

明代 蓝仁

前贤已沦落,古学更谁知。临遍钟王帖,吟成魏晋诗。

青灯怀旧雨,白首叹平时。亦有山林兴,何时共采芝。

赠张兼善

明代 蓝仁

赠人相识自平川,乂会松轩炙石泉。惆怅望云怀故旧,周流观世避英贤。

河图拟究成书际,羲易应参未画前。颇讶华山陈处士,白云深处至今眠。

旧业

明代 蓝仁

谷口留茅屋,溪南废药园。风高愁欲破,地湿想宜翻。

寂寞三间足,甘辛数品存。素怀安旧业,清苦训诸孙。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明代 蓝仁

闻道寻仙叩洞门,清溪古木路斜分。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悬崖涨绿云。

讲罢先天烟篆冷,梦回斜月玉笙闻。高秋也欲扶衰病,共候山中白马君。

舟中望长洲田家

明代 蓝仁

积流会澄川,浮沙亘长洲。上有佳树林,下有良田畴。

渔樵自成村,桑麻翳榛丘。犬吠林巷深,鸟鸣田舍幽。

落日负耒归,凉飙荡轻舟。斯人亦何为,乐哉以优游。

羁怀迫道路,怅望徒淹留。

题六朝遗秀图 其一

明代 蓝仁

登临长忆凤凰台,六代兴衰迹已灰。山色共知今日好,水声如诉旧时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

赋梅杖 其一

明代 蓝仁

剪得孤山最旧枝,老年筋力赖扶持。雪中拄去馀香在,月下携来瘦影随。

生长冰霜怜硬骨,摩挲苔藓露苍皮。仙人九节休相笑,也欲看山入武夷。

挽牛自牧

明代 蓝仁

皓首论交二十年,西风吹泪一潸然。鹿皮尚想山中隐,鹤骨元知海上仙。

宾榻动随长有酒,药囊好施不留钱。门人应窆空衣在,何处青山是墓田。

挽空无相四首 其三

明代 蓝仁

二十三年别,头颅故不同。游方何处止,求相本来空。

法海龙应化,尘樊鹤在笼。三生石上月,谁问牧牛童。

饯张判簿 其一

明代 蓝仁

掷下朝簪似野翁,放教白发少惺松。十年朽索驰危坂,一日归鞭指大同。

今雨更催新折柳,故山应羡后凋松。月明还有相思梦,九曲渔舟欸乃中。

赠桃源孙牧庵

明代 蓝仁

道士何年始种桃,仙源深处不容舠。一林晓色丹霞散,双涧飞泉锦浪高。

烟火自应尘世隔,犁锄还共野人劳。采花食实年年事,住向名山几伐毛。

期云松会宿不至

明代 蓝仁

松轩会宿兴难乘,坐听城头转二更。北斗忽高当静夜,南风不起又悭晴。

鼎中茶熟思清话,囊里诗成欲细评。相对白头宜一笑,百年几度入山城。

雪中候云壑不至书怀兼柬云松昆仲

明代 蓝仁

卧病空山连日雪,崖谷平沉高石没。朝晖倚杖坐茆檐,夜气拥石烧榾柮。

兵选三丁壮者稀,祗馀翁媪守柴扉。秋霜早杀空晚稼,寒机尽用无冬衣。

听说诛求愈悽恻,转忆承平乐耕织。暖入狐裘念苦寒,饱分玉食怜饥色。

九折危途一道溪,故人相望阻攀跻。惜乏篮舆度雪水,安得青鞋踏雪泥。

题方方壶风云高仙图

明代 蓝仁

仙人来往驭飙车,岂料遗踪入画图。林下曾逢骑一虎,云间常画度双凫。

千峰夜月箫声远,万里晴天剑影孤。未遂沧州瑶草愿,梦随飞佩过方壶。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二

明代 蓝仁

蚊虫只为口如针,火劫烟攻退又侵。风露尽多呼吸处,破窗残隙莫相寻。

送康鍊师归上方观二首 其二

明代 蓝仁

道人别我江西去,藜杖冲寒手自拈。久忆故山风月好,又惊归鬓雪霜添。

邻翁远候苍精佩,关吏先知紫气瞻。若过新城烦借问,月间遗蜕在金蟾。

浇花

明代 蓝仁

稚子铜瓶汲井浑,一畦花木对幽轩。已看润色分枝叶,更惜清阴庇本根。

溪涧龙移泉化土,田畴龟拆草连村。老夫亦有苏枯意,无力穿云浚水源。

次前韵饯张簿 其二

明代 蓝仁

行人欲发重盘桓,一夜西风枕不安。仕止可师贤圣在,天亲休念别离难。

松荒先陇宜秋扫,菊满东篱饫夕餐。翘首云中天万里,祇从南雁候书看。

寄毛伯善

明代 蓝仁

狂药勿相依,平生变是非。大呼将蹈刃,急走不披衣。

学仕斯难信,思亲或欲归。慇勤提耳诲,莫与圣贤违。

蓝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