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曹于汴
名贤旬日再言归,我贵由来知自希。枫陛黄麻需后召,函关紫气绕初衣。
斯文终古无加损,国史千年有是非。计到家山春咫尺,缤纷囊笈满程扉。
省躬诗 其五十六
谁将一粒珠,弃之于中野。谁将一寸长,人前誇诩者。
闻报书怀四首 其四
尘世繁劳不上肩,山中长夏日如年。千秋未了遗编在,且喜蝇头也会看。
怀昔吟八首 其七 杜勿坞兄
予昔在髫龄,及窥勿坞子。蚤岁步青云,磊磊终贫士。
六月被大布,放歌悲世否。奋毫落琼珠,孤鹤鸡群耻。
狂饮不惧疾,厌病辄祈死。龌龊市上儿,岂直上下笫。
英风不可追,心热为背泚。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其二
等閒莫把意为心,才说寻心无可寻。固在一腔难问际,虽然万备不容针。
匪凭轴在空轮饰,觅得丹来遍地金。千古斋心颜氏子,聪明黜尽只潜沉。
省躬诗 其八十一
惟敬能生乐,恣睢成闷怀。寻常莫造次,戎好笑中来。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十 待漏闻胪
余诵闻胪说,林泉见一人。有子朝通籍,若翁暮乞身。
不缘寄寸赤,岂释负千钧。侃侃嘱报国,吾亦怵吾神。
怀思庸先生
思翁秉先觉,逢人指大道。教者何殷殷,听者亦草草。
兹道匪易窥,尘情锢难扫。吁嗟年复年,不殊秋卉槁。
先生悲群蒙,忧心应如捣。谁能究斯业,九天慰此老。
省躬诗 其一○五
杰人千仞壁,卓见亦横中。方识不闻睹,穆然洵圣功。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二
浩浩复浩浩,天地有至宝。此宝人人具,人何不自保。
先贤闵世愚,持钵效丐讨。堪叹悠悠子,愒日甘就槁。
枕璞以为石,长饥羡一饱。一朝悟其真,应悔悟不早。
谁云藐七尺,巍峨陵苍昊。舜年真未央,颜渊同寿考。
黄金北斗齐,校如一芥草。此宝匪难寻,昭昭在大道。
省躬诗 其二十二
良贾以虚殖,殖多更邃藏。祗缘寸铢两,囊箧日周章。
省躬诗 其十二
血气相驱役,真成傀儡身。不知伏火处,那知已成焚。
省躬诗 其一○○
吾亦完其我,夭寿我何关。人毁与人夺,似隔几重山。
省躬诗 其一二六
点检从前事,感应如桴鼓。勿云方寸幽,天公于此睹。
省躬诗 其一○九
闻鸡频问夜,非是爱辛勤。老至光阴少,那能不惜阴。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五 持节平番
曾闻南方强,情与北方异。吾不虐其人,渠亦不为祟。
贪将故生衅,馘杀自网利。一札平番书,千里免兵燹。
省躬诗 其三十八
阳过常畏人,阴过不畏已。人目当其丽,吾目当其鄙。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一
陇头小坐说当年,逐牧随农过绿阡。人是旧人穷亦得,乌沙难道漆同坚。
久旱祷雨有应
利珰凿地脉,名山不能云。关市纷豺虎,戾气彻苍旻。
去年六月书不雨,迨今河汉飞红尘。昔闻土养人,今见人食土。
饥来去何之,凄凉空败堵。父子忍仳离,白汉暴如莽。
饿夫十八万,枵然聚畿辅。路逢榷利人,不言而敢怒。
我皇恻恻躬祷桑,以实不以文煌煌。釐弊无异除新法,剔奸何啻烹弘羊。
颂声成轰雷,喜气成灵澍。虽然草始青,鼓腹若大餔。
家家机杼鸣,处处禾黍布。公家固不贫,万里尽外库。
君不见从来大乱兴,每自荒年起。民饥则流流则聚,一夫揭竿大事圮。
迩来景象亦如此,不有甘霖胡恃矣。
省躬诗 其一二一
请看鼓楫人,江海如平地。由来此世途,各自分难易。
省躬诗 其一一○
匪拟人相重,不嫌人我轻。察言知不足,从此日兢兢。
曹于汴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240篇诗文
平房成
赠别李本晦侍御二首 其二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其十
省躬诗 其一○三
题北园十五首 其六
癸丑村居杂诗 其一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四
省躬诗 其三十一
招子荣
从征行
省躬诗 其五十七
榴
省躬诗 其十四
题史武麟年兄怡怡堂
南游八首 其四
和邹南皋先生寄示三诗 其三 四大假
揭晓前一日有友索歌歌此
曲江李年伯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一
省躬诗 其十一
赠旷声和
题北园十五首 其四
省躬诗 其一
赠别徐明衡天部以请赠薛西原先生得谪 其一
濯德歌
省躬诗 其二十七
闻报书怀四首 其三
省躬诗 其二十五
癸丑村居杂诗 其三
省躬诗 其一二四
寄报沈湛源博士
赠别李本晦侍御二首 其一
省躬诗 其九十六
省躬诗 其九十五
省躬诗 其一一九
省躬诗 其二十三
怀昔吟八首 其五 谢朝制先生
题北园十五首 其七
示戒
赠别刘冲倩
和冯慕冈年兄五诗 其五 祭皋陶
慎防歌
癸丑村居杂诗 其四
省躬诗 其四十四
青苔
省躬诗 其十五
避暑姚馆漫题
省躬诗 其三十六
怀公周廷诸友
南游八首 其二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四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五
题北园十五首 其二
徐鸣卿得告南还赋赠
鸢飞鱼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