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献章
山花争插满头红,芦叶乌乌弄晚风。桥大板平牛步稳,老牛差后不愁侬。
次韵柳渡头答乡友 其一
溪南溪北荔枝垂,五月荷花欲捲旗。忽有酒船邀半路,三杯不记主人谁。
容圭挽诗三首 其一
师友道久衰,穷乡无可者。是非真妄间,彼此不相假。
滔适一以偏,较然见趋舍。滔滔复滔滔,风俗日益下。
圭也何滔之,终身在陶冶。
题熊氏桐轩 其一
湖海逢君四十年,破琴残韵尚依然。棹歌本是闽南调,传到于今更不传。
答惠菊
玉台山中冬酒熟,玉台氤氲闻紫菊。香帆带雨来山家,九尺一茎纷天葩。
主人持酒向花笑,坐下无花诗不妙。近者击壤歌二千,菊花之音如响泉。
陈村老人植菊手,玉蕊金华光照牖。世人有眼不识真,爱菊还他晋时人。
一瓢酩酊庐山下,万乘之君不得臣。
赛兰花开 其四
山花艳艳缀旒傍,君爱深红爱浅黄。楚客见之挥不去,向人说是赛兰香。
次韵顾别驾留宿碧玉楼 其四
不相同处是同然,三十年来办一眠。何处白云堪作雨,白云封断白龙天。
梅月用庄定山韵 其二
溪上梅花月一痕,乾坤到此见天根。谁道南枝独开早,一枝自有一乾坤。
卧游罗浮 其四 望罗浮
山大必有灵,土高岂无异。翠浮几千丈,日月东南翳。
我寻五岳来,未问仙家事。绝顶望九州,衡山正西峙。
次韵送林大参之任广西 其四
夫子当时见逝川,一声浩叹不知年。东溟更比川流阔,不共东溟一派传。
题袁氏知归卷 其二
阴厓水必到沧溟,石罅涓涓势已成。万古乾坤流不尽,望湖亭下更分明。
题慈元庙呈徐岭南纮
前有东山后有徐,慈元风教万年垂。岭南他日传遗事,消得江门几句诗。
题端阳李太守甘霖重应卷
岭南名刺史,端阳有成绩。端阳问为谁,长沙垂令德。
曰惟长沙公,善非一代积。去年苗欲槁,公寝不安席。
手拈一炷香,须臾见昭假。今年事复然,斯民忻目击。
甘霖雨下土,郊野望四塞。滂沱及邻壤,秋田足民食。
公惠宁有心,斯民感公德。口颂遂成碑,举手还加额。
安得长沙公,为我大邦伯。坐令十郡内,广布阳春泽。
闾阎兴孝悌,四野无盗贼。共育太和春,絪缊谢反侧。
忆衡山呈世卿 其三
楚山西望翠重重,说著衡山便不同。九尺仙筇倚墙角,待君来问祝融峰。
次韵罗明仲先生见寄 其二
高轩频过武夷山,曾听仙歌九曲间。坡公莫被山僧笑,只得今朝半日閒。
喜康沛至
三年念游侣,奄至庐冈曲。睍睆枝上莺,相呼入幽谷。
平生真淡意,至老方耻独。
寄袁晖林敬 其四
若道鸱夷解了心,五湖何用更千金。鲁连长揖平原去,风月无边碧海深。
次韵送林大参之任广西 其二
东西岭表非无事,经济术中怕有心。何处老仙求救世,刀圭倒尽药囊深。
种蓖麻 其三
红朵青条摆弄同,人间无地不春风。莫轻此辈蓖麻子,也在先生药圃中。
道经七星岩 其一
百丈岩前石鼓鸣,山人今夜动山灵。同舟亦有知音者,共听乾坤第一声。
南归寄乡旧 其四
碧草东西埭,黄鹂远近山。岩春花气足,檐日鸟声閒。
文字虚堆几,园林不设关。一条烟际路,朝往暮来还。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648篇诗文
读近思录 其一
九月木犀花盛开偶成寄贺黄门克恭
对菊 其一
谢壁间李学士和予藤蓑诗偶成奉寄 其二
弘治二年冬子长命书是日应之 其一
次韵王乐用佥宪见寄 其二
次韵廷实见示 其一
送薛廉宪江门 其二
赠夏进士升
葵山受诸持斋者拜戏作示之
黄云左关
赠张进士入京 其六
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 其二
程节妇诗钟氏狂客之女
闵都宪惠历
经陈氏家庙
与张东白
示李孔修近诗
月坐
与邝筠巢求兰 其二
南归寄乡旧 其九
赠按治侍御王公哲
邓督府欲得慈元记上石答之 其二
秫坡先生钓台
观黎
湖西八景为罗修撰作 其四 三峡回清
和刘柴桑寄袁道见怀一峰之意
书易隐求铭旌后感而有作 其二
种蓖麻 其一
顾别驾来教民板筑复以诗见示次韵奉答
悼李宫詹龄
雨中漫兴 其二
噩洲阻风
画兰
界江八景 其八 大桥牧笛
炒蚬忆世卿 其二
有鹤寓怀先友丁彦诚邑宰
赠邹处士还合州 其一
挽林别驾汝和 其一
送刘程乡游玉台
用韵寄钟美宣
木犀 其四
德庆峡是年大水舟行不由故道
次韵赠胡曹 其二
邹吏目书至有作兼呈吴县尹 其一
炒蚬忆世卿 其一
得世卿诗 其一
葵山小睡次韵谢天锡 其一
送李刘二生还江右用陶韵 其一
次韵答丘侍郎
陈海蓬诸子冠毕来见赠以诗
松隐挽诗
答送茄瓜 其二
问容允恭
用前韵答张直兄弟助修楚云台
与民泽
题徵仕郎张公孺人区氏墓志后
菊节后五日丁明府彦诚携酒来饮白沙社赋补会 其三
喜黄在登科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