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诞辰,戚友咸劝称觞,余以值此世变,何敢再受亲友庆祝,作述 ...
清代 :王季珠
小影依稀绘就初,愁工叔宝病相如。坏裳为裤平生技,饮水思源一卷书。
自祭陶潜非迓俗,送穷韩愈或欺吾。和盘推极乘除理,曾把吾庐号旷庐。
萼梅抖擞小园中,休妒模糊一腐翁。世至道衰无善象,人虽裸长不离虫。
借花送日且浮白,易药馀年当运红。一甲已登殊望外,却忘胪唱报诸公。
冬日赤岸道中有感
院钟寺鼓声洪亮,贪睡冬山竟不闻。白占田园狂逞雪,黑颟天地乱翻云。
时危帮匪称人杰,法弊朝廷厌右文。莫慨仕途今不古,量材寻尺久无分。
遗闲
四朝实录手忘编,疏懒惭余负老天。两眼懒昏书是命,十年不死病中仙。
未来甲子泻如璞,已敝精神值甚钱。却笑此身无力气,张弓难到十分圆。
赠因心香兄赴大名府言师幕四首 其一
朝摘山花夕钓鱼,乱平而后结交初。乍离乍合云无定,一笑轮年五十馀。
赠因心香兄赴大名府言师幕四首 其二
燕赵何曾减旧时,佳人风格重胭脂。不须老女翻眉样,彼此惟投白话诗。
高士咏·孙公和
游仙二十四首 其三
游仙二十四首 其五
游仙二十四首 其十八
游仙二十四首 其十九
游仙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游仙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览古十四首 其三
览古十四首 其十二
步虚词十首 其四
高士咏。周丰
高士咏。师金
高士咏。南郭子綦
高士咏。黔娄先生
高士咏。原宪
高士咏。商山四皓
高士咏。河上公
高士咏。东方曼倩
高士咏。严君平
高士咏。司马季主
高士咏。郑子真张仲蔚
高士咏。严子陵
高士咏。向子平
高士咏。韩康
高士咏。柳下惠
高士咏。荷蓧晨门
高士咏。汉阴丈人
高士咏。於陵夫妻
高士咏。项橐
高士咏。太伯延陵
高士咏。壶丘子
高士咏。段干木
高士咏。鲁仲连
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因有此赠
舟中夜行
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
题龚山人草堂
游庐山五老峰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
建业怀古
高士咏。冲虚真人
高士咏。洞灵真人
高士咏。伯夷叔齐
高士咏。广成子
高士咏。通玄真人
经羊角哀墓作
高士咏。樊先生
高士咏。文始真人
高士咏。许先生
自荆湖入朝至岳阳奉别张燕公
奉答燕公
奉荅燕公
癸巳岁吉甫圜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呈集贤院诸学士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九日小园独谣赠门下武相公
怀伊川赋
琴曲歌辞。三峡流泉歌
奉陪吕使君楼上夜看花
孤竹
九月三日,龙虎台接驾,晚宿新店
送林太宰入朝
次确山
送郑司徒致仕还闽
途中见野菊盛开有感
送邵宪副提学江西得冰字
望金口
寿府免见遣官来赐羊酒
送求古叔还乡 其二
次宣风馆
庚辰闰八月十四日冒雨发郡城
吴白楼重修清风亭有述次韵 其二
连被公荐不果用士夫有见慰者因赋短章 其一
连被公荐不果用士夫有见慰者因赋短章 其三
袁城谒韩文公祠罗守质夫复请予登宜春台一览 其一
次鱼山驿
至德安驻城南金泉寺
借居三塔庵
送魏良辅秀才还新建 其四
次鸭栏驿对岸
后中秋夜分宜公馆对月
袁城谒韩文公祠罗守质夫复请予登宜春台一览 其二
次应山
连日客至
次信阳州
送三坳宗侄邦团 其二
复过广陵道中
早发长沙守贰追至北关揖别
次汉阳
次大荆驿
次临湘驿
喜邹永章承事来访
晚看取鱼供先慈妣悯忌之荐
公馆即事
至金口登高一望
次应城县
送求古叔还乡 其三
答欧阳碧溪次韵 其一
答欧阳碧溪次韵 其二
用前韵奉寄西阜叔父 其二
题许由传说二图 其一
题双鹤图 其二
借得公馆养疴
庆廖晴山太守八十寿 其一
次刘家隔
内子生朝
燕落文光
吴白楼重修清风亭有述次韵 其一
过金山
送缪州守之任夷陵
次韵小雷洲灵芝
连被公荐不果用士夫有见慰者因赋短章 其二
次蔡店驿
发京口
早发高邮
用凤山韵自述
次韵答欧阳主素掌教
读桂进士兄弟文字喜而赋之
谒初祖主簿府君墓太玄观主萧云汉候于途因过观中少憩而归 其三
安成道中有感
寿萧鸿胪七十
拜别父叔
用前韵奉寄寿官伯父 其一
发龙江
复过丹阳阻浅久之方脱
读欧阳碧溪咏雪诸作用韵美之
东湖书院为吴献臣亚卿赋
复过苏州
贺竹港建小宗祠联科坊
次韵刘焕吾州守见寄
送魏良辅秀才还新建 其一
庆欧阳碧溪六十 其一
送邓正科还南安
赠大司寇赵清溪先生次熊峰太宰韵 其二
送魏良辅秀才还新建 其二
承乏南铨同年诸公会饯于石潭少宰之第即席联句为赠余因赋短章留别 ...
送郭正学太守之辰州
送朱推府颙伯考绩赴京
庆萧有容亲家开六 其二
次韵蔡都尉自喜
次韵王蓉江对雪效禁体之作
庆敬所少傅六十寿
送通政弟赴京
寿节庵叔父七十
和陈静斋都宪归休志喜之作 其二
寿徐大卿广贤八十
罗二守复携酒送至新闸
次徐太守登快阁韵 其二
五月四日朝辞后过部中告辞白嵓太宰留酌于水镜堂已而移坐花间同石 ...
钤山堂为翰读严惟中赋
庆曾石壁佥宪八十寿 其二
送刘汝忠尚宝祭告东海东镇
送太宰廖公之任南京
谒初祖主簿府君墓太玄观主萧云汉候于途因过观中少憩而归 其四
送胡伯珩都宪入贺尊号礼成
题许由传说二图 其二
送大司成鲁莲北改莅北监
中秋燕集大人命以看字韵赋诗
题山水画送郭姑夫南还
送李济之赴宁波贰守任
次吴白楼借山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