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宋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比较繁荣的朝代,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大诗人,明代的朱右曾做了一个排行榜,即后人所熟悉的“唐宋八大家”。此榜单是根据古文作品的成就所制定,所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未能入榜,而柳宗元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出生于长安,家境相对富裕,祖上有不少人做过官,他也算是当时的一位公子哥。自从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遭到了重创,失去了往昔的繁荣,大权掌控在各地的节度使手中,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大唐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柳宗元才华逐渐显露,十几岁就能诗善文。公元793年,年仅二十岁的柳宗元参加科举考试,不但金榜题名,而且赐进士及第。众所周知,只有殿试中的前三名,才能被皇帝赐予“进士及第”的称号,也就是说,柳宗元至少是探花,甚至有可能是榜眼。
然而,正当朝廷准备给他安排官职时,父亲却病逝了,他回到老家为父亲守孝。三年后,他回到了京城,被授予九品官职,很快又被提拔为蓝田尉(正六品官)。唐顺宗继位后,柳宗元迎来了仕途上的辉煌,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时,就遇到了仕途上的坎坷。
仅八个月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之地一呆就是十年,写下了许多有名的散文,比如家喻户晓的《永州八记》。尽管柳宗元的散文成就高于诗歌,但他在诗歌上造诣也非常高,他的这首诗《江雪》,虽然只有20个字,却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
来到柳州之后,仕途失意的他柳宗元,深感怀才不遇,心情极为压抑。为了摆脱这种状况,就经常独自一人到山间、田野游玩,把内心的苦闷寄情于山水。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柳宗元望着窗外的皑皑白雪,顿时来了灵感,挥笔写下了千古名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冰天雪地里,方圆几百里都看不到一个人,甚至连鸟儿因太过寒冷都躲了起来,却有一位白发苍苍的渔翁,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这难道是因为兴趣吗?不,是因为孤独,没有人陪伴,更没有人知己可以倾诉心里的委屈。
尽管天气异常寒冷,渔翁却依旧手持鱼竿,或许他知道肯定钓不到鱼,但他并不在乎,孤独使他忘记了一切。千百年来,描写孤独的诗词数不胜数,但能把孤独写出如此之高的境界,估计唯有柳宗元一人。据记载,苏轼在读完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后,曾发出如此感慨:“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
净土堂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曲讲堂
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
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
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
禅堂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芙蓉亭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