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踏着被贬的路,柳宗元走进了唐诗的殿堂

踏着被贬的路,柳宗元走进了唐诗的殿堂

  (一)寒江独钓,著一刻成永远在中国,有一幅名叫的《寒江独钓图》的古画,无数人都被画上那个穿戴蓑笠老翁的寒江独钓图像震撼过。那幅画是宋代山水画家马远根据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诗歌《江雪》创作的。同样,这首诗也震撼着一代代读者的心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们阅读这首诗只需要十几秒的时间,得到的却是一种超越了平常体验的强烈感受。诗人仅凭二十个平凡的汉字,就挥洒出一幅漫天大雪、天地浑蒙、万籁无声、一人独活的横绝画卷,营建了一个极限寒冷和孤独的意境。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曾描述过一种南美的“下雪”现象,说是某一天,一个最为温顺的阿列基帕人突然会对别人的问候不予理睬,连续几个小时地把脸拉得长长的,能干出最古怪的事、能说出最古怪的话;意见稍微不一致,他就可能在最好朋友的脖子后砍上一刀。对此,人们不会感到奇怪,也不会生气,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个人正在“下雪”,而他第二天又会像往常那样变回温和而无害的人。我觉得柳宗元在写这首诗时,就是在“下雪”。虽然他写了浩淼天地间无边的雪和寒,但整个诗境并不冷,读来也不怎么寒。究其原因,可能是他的心中正在轰轰烈烈地“下雪”。

image

  我猜想,柳宗元其实并没有见过,事实上也不大可能存在在这样一个死寂的冰天雪地里,唯有一个活物老翁“独钓寒江”的场景。那恐怕只是柳宗元想象,并愿意有的一个场景,一个他虚拟的场景,目的是借助老翁 “独钓寒江”的感受,来抒发他自己心中的块垒。要知道,柳宗元写这首诗时正被贬谪在永州(今湖南),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炎热蛮荒的岭南永州在自然气候上是不大会下雪的。所以,“下雪”很可能只是诗人内心的感受,因为像他那种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被贬黜到烟瘴南方的官吏,大多都很悲观绝望,都会常常“下雪”的。所以我从他的诗中联想到的是:在那条带着浑蒙未开原初况味的寒江下,一定汹涌着奔腾不息的暗流,而那个饱经沧桑老翁的平静外表下,也一定起伏着波澜跌宕的心潮。他看似在独钓寒江,其实是在呼唤生命中重要的往事;是在岭南的困苦烟瘴中怀念长安的纷飞大雪;是在用“独钓寒江”的孤绝行为寓意正在经历的苦艰人生。也许正因为处于“下雪”的状态,诗人才能著一刻“寒江独钓”的非常意境成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图画。

image

  (二)书生救国,落入套路公元773年,柳宗元生于帝都长安,家族是著名的河东(今山西永济市)柳氏。他父母两系的祖上都世代为官,远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以“坐怀不乱”著称的柳下惠,近则是唐高宗李治第一位皇后的舅舅。从少年开始,他就感受到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创伤,十二岁时即开始随父宦游,青年时代他便立志从政,重振家族的辉煌。在母亲良好的家教下,十三岁弱冠之年的他就以文成名,二十岁时即进士及第。在经过一段在朝廷当当校书郎,干干杂活的历练后,二十八岁的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县公安局长),正式步入仕途,两年后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再两年,而立之年的柳宗元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站上了一生成败荣辱的分水岭。这一年(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皇太子李诵继位,立志改革朝政的王伾、王叔文等重臣似乎看到了希望。在李诵的支持下,王叔文等掌控朝政,启动“永贞革新”,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因为与王叔文等政见相同,柳宗元也被拉入改革集团,担任礼部员外郎(外交、文化、教育、宗教部下的司长),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成为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这个政治集团实行强硬的革新举措,抑制藩镇势力,加强中央权力;废除宫市,罢黜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鹰坊的宦官(称为五坊小儿);贬斥贪官污吏;整顿税收,废除地方官吏和地方盐铁使的额外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和藩镇手中的兵权。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主要以书生为主的改革集团,很快就陷入了敌对势力的围攻。趁着顺宗李诵生病,以俱文珍为首的老奸巨猾宦官、朝臣集团联合外藩向改革派和朝廷疯狂施压。他们熟练地玩起了逼宫的套路,迫使顺宗禅让帝位给太子李纯。早已变成反对派傀儡的李纯一即位,就开始打击以王叔文和王伾为首的改革集团,前后只进行了一百八十多天的永贞革新便宣告失败,王叔文贬官后被赐死,其余参与改革的官员全部被贬黜外地为司马。三十一岁的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山西垣曲县)刺史(地方行政长官)。后来,又在他赴任的途中,把他加贬降职为永州司马(只掌管地方军事的长官)。史载,那些被贬的人虽名为司马,实同罪犯,刚到永州时,他一家人连个住处都没有,只能在一座破庙里栖身。“天地间一片孤绝,不见一个腌臜英雄”,听着寂寞荒寺的暮鼓晨钟,柳宗元如此慨叹着心中的愤懑和不甘。自此,他的后半生一直未能重返帝都为国效力,直至四十六岁时客死贬黜地柳州。期间虽然也有过一次时来运转的机遇,但最终也只是一场空欢喜。那是元和十年一月,已经被贬永州十年的柳宗元突然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回京候职。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可是,还未等他在长安安顿下来,朝廷的形势就发生了变化。由于武则天曾侄孙武元衡等人的阻挠,皇上不仅未敢重新启用他,反而把他贬到更为遥远的柳州去了。

  (三)不能在庙堂运筹帷幄,就侧身江湖做点实事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柳州府衙门前曾贴出过一张划时代的布告。布告的内容是革除一种在当地沿袭了千百年的残酷乡俗:人们以男孩女孩作为质押借钱,如果到约定偿还时归还不了,那么欠债购销,被质押的男孩女孩则永远沦为债主的奴婢。新令废止了这一乡俗,规定那些沦为奴婢的孩子,在质押期满后仍可用钱赎回。新令还制定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具体办法,规定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在为债主服役期间,可以按劳动时间折算工钱。工钱抵完债务后即刻恢复人身自由,立可回家与亲人团聚。这事实上彻底改变了奴婢的身份,是把他们从奴隶变成了打工者,用工作抵债。由于深得人心,这一新政令广受贫困百姓的欢迎,并迅速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颁布这一新政令的就是柳州刺史柳宗元。这一被贬次,使得四十一岁的他彻底看清了朝廷的形势和自己的运命:既然不能在庙堂里运筹帷幄,那就趁着年富力强,侧身江湖为百姓做点实事。与那些自暴自弃的失意者不同,虽然踏上了被贬之路,但柳宗元并不打算自我放逐,而是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努力开启另一种人生。从来就不曾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远大理想的柳宗元,被贬后立志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地改变岭南的蛮荒愚昧。他先从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入手,亲手创办众多乡村学堂。除了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少年儿童读书求学,一有时间,他就敞开州府大门,接纳青年学子的访学,亲自为他们授课。接着,他又针对当地迷信落后的习俗,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同时推广医学,培养医生,提升百姓的健康水平。

  这个筹划过“永贞革新”,崇尚变革的时代先锋不仅仅满足于科学文化的传播,更致力于改变人们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原来迷信的柳州人害怕破坏风水,从来不敢打井汲水,而世代饮用不洁的河塘水,导致疾病滋生。柳宗元亲自组织工程队,在城池内外打出众多水井,不仅使百姓喝上了纯净甘甜的地下水,也从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开始,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作为父母官,他还大力开展经济建设,组织闲散劳力,开荒垦地,种树种菜,发展生产,带领百姓走出饥饿和贫穷。在大规模增加了可耕种土地面积的同时,他又整治街巷,修筑庙宇,开发自然景观,不仅让百姓富了起来,还使民众的生存环境美了起来。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登上城楼,一派蛮荒扑面而来,正如那连天接海的茫茫愁绪。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集的暴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岭南茂密的森林和层叠的群山遮蔽了远望的视线,那九曲回肠似的江流,似乎连船只也绕不出去。和我一同被贬来这百越文身原始之地的难友们啊,他们的声音书信也被这层峦叠嶂的山河阻隔在了不同的地方。这是柳宗元刚到柳州,登临城楼,面对满目异乡风物时发出的百感交集的喟叹。故乡已远,前途迷茫。但好在,当他最后终老于此,并永远隐身于这方山水时,他其实已经抵达了他想去的地方——以诗人的身份存在于江湖民众之中。所以,他在柳州告别世界的时候,他宽容了远方庙堂的卑污,并与自己,也与不容于他的朝廷和解了。因为,他在遥远江湖上抵抗困顿、播撒希望的人生实践已成为生命中最踏实的存在和价值。

  (四)经过一生的跌宕,走进了唐诗的殿堂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从而立到不惑的十年。是他仕途无望,失意彷徨的十年。也是他搏击命运,重辟蹊径,成就自我的十年。当他发现政治理想不再能表达和承载他的人生意义时,文学创作就变成了他抵御苦难的生活、失落的人生的唯一手段,诗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他最高的精神寄托。而当他清空了欲望的垃圾,放下了精神的重负,解放了的身心便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可以这么说,永州十年,是生命不太长的柳宗元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十年,是对他既残酷,又治愈的十年。因为当他十年后离开时,已经将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留在了这片让他受苦蒙难,亦让他涅槃新生的山水之间。柳宗元一生留下六百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比如《黔之驴》《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散文名篇。但作为诗人,他也创作了不少重量级作品。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江雪》,他还有另外的诗作被广为传颂。来看两首短的。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渔翁夜晚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点燃楚竹做饭。云雾散尽太阳出来却不见人影,只听到摇橹的欸乃声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一望,渔舟已漂向天际之间,山顶上则是随意飘荡追逐的白云。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的锋芒,秋天处处都有割人愁肠的风景。真想化身千千万万个自己,好让他们分身到所有山巅上去眺望故乡,远望当归。怎么样?这样的诗也在唐诗的殿堂里熠熠生辉吧?是的,柳宗元就是这样踏着被贬的路,于蹉跎的岁月里一边自救,一边进取,在经过了一生的跌宕后,走进了唐诗的殿堂,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代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送贾山人南游歌

唐代 柳宗元

充乎其居,或以匮己之虚。或盈其庐。孰匮孰充,为泰为穷,君子乌乎取以宁其躬!

若君者之于道而已尔,世孰知其从容耶!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吐谷浑

唐代 柳宗元

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帝谓侵武师,往征靖皇家。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
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
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行者靡不归,亲戚讙要遮。
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唐代 柳宗元

珠树玲珑隔翠微,病来方外事多违。
仙山不属分符客,一任凌空锡杖飞。

送元暠师诗

唐代 柳宗元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笼鹰词

唐代 柳宗元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184篇诗文

诗人柳宗元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