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秋望感赋
清代 :林占梅
海门雨过远天清,万类都从眼底呈。秋水盈盈回岛屿,晴沙漠漠下鵁鶄。
东来边信师将老,北望中原寇未平。独凭危楼惆怅久,日斜鼓角又悲声。
小寒后煖如三、四月间,作此志异
谁信寒晖北陆行,羊裘葛帔日纷更。只缘气煖花先发,岂为民贫地久晴。
人畏萑苻同虎穴,
游漱石山人幽园,题壁即赠
镇日幽斋事啸吟,池前漱石映清阴。苍松偃盖浑难画,白鹤登堂为听琴。
重叠图书张邺架,玲珑秘阁肖云林。羡君独得岩栖趣,地僻尘音未易寻。
山阴余慎斋
函丈追倍已廿年,何期此日遽登仙。身游莲幕公门久,家与兰亭胜地连。
金石交情能慎重,斗山学业叹精专。望风犹想仪型在,触目遗容总怆然。
暮次麻豆道中
暮云黯黯欲黄昏,纵辔狂随夕昏奔。仆马驰驱嗟远道,田园荒废剩空村。
林烟惨淡疑烽火,碛草模糊认血痕。今夜不知何处宿,啼鸦绕树对消魂。
过内湖小村憩望
客行常喜此停车,村坞中藏四、五家。挂壁绿萝牵补屋,环阶红槿织成笆。
溪云漠漠随流水,岸柳条条绾落花。无限好山排万叠,当门似有画屏遮。
双峰庄新晴晓望
幽居难得此山庄,傍石依岩谷缭墙。左右峰尖双插耳,萦纡径曲九回肠。
高田架木通流水,广陌编茅护嫩秧。又值新晴天乍晓,子规声里遍春光。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五
国计艰难帑藏倾,一波甫息一波生。牢骚诗有伤时语,忧愤歌多变徵声。
惟有痴顽蠲未了,尚馀垒块叹难平。自嗟身世同狼狈,薪米营谋亦屡更。
赠海东山长黄小石比部
海内经师位望尊,登龙我亦仰君门。亲人叔度波千顷,好客陈遵酒一樽。
谈剑气豪肝胆露,论诗律细性情存。道傍倾盖交如故,知己由来胜感恩。
洋盗窃据鸡笼汛,闻警感赋
恶浪翻空毒雾浮,孽蛟营窟蜃嘘楼。连天烽燧惊风鹤,入夜欃枪犯斗牛。
义旅同心齐结垒,奇兵扼吭孰焚舟。何时横海来飞将,极目沧溟起暮愁。
夜宿斗案棚庄
狺狺吠犬惊人起,哑哑啼乌绕树重。堠卒频敲穷巷柝,山魈乱撞破楼钟。
风行老屋寒泉吼,月暗空林宿务浓。唤醒仆夫聊伴胆,天明神思尚憧憧。
呈台澎道徐树人廉访 其二
黄初七子仰前基,廿载廉勤受基知。讲学堂高施绛帐,宣威部肃拥朱旗。
人瞻北斗钦风度,我向龙门愧品题。最羡联辉花萼贵,阿连并侍凤皇池。
嵌顶庄冲寒晚归
历尽山隈复水隈,沿崖一径尚崔巍。云腾海峤奔骄马,风撼林扃怒吼雷。
受冻皴颜如著酒,冲寒禁口若衔枚。归时未暇行装卸,自拨红炉煖绿醅。
次曾籋云先生「听鼓水仙曲」原韵奉答
窥窗凉月夜沉沉,兀坐胡床为听琴。曲奏「水仙」闻逸响,人来岛佛赏清音。
潘江、陆海誇君赋,白石清松契我心。不是阳春投雅什,谁知绿绮用功深。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七
碌碌尘中少赏音,此生风骨自崎嵚。迎人肯作宣明面,谋国当如汲黯心。
但得山中长啸傲,何能泽畔免讴吟。知几自古惟明哲,事到非常岂易任。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一
人心叵测此时多,汎爱难施可奈何。坡为滥交冤狱累,乐原无咎谤书苛。
几回往事诚堪叹,半世虚名未易磨。月旦有评公道在,含沙射影莫为魔。
憩内湾庄家
习习轻风拂面和,柳阴堤外听村歌。平畴土沃肥粳稻,曲沼泉温泛鸭鹅。
径熟童眠牛背稳,桑生妇采陌头多。宛然耕织图中景,万叠峰峦似翠螺。
哭黄伟山内兄 其二
閒座寒毡叹也无,樽中常满不愁沽。死生有命偏怜汝,休戚关情素悉吾。
设帐生徒多就马,连床兄弟久方苏。他时处仲如相遇,惟见黄公旧酒炉。
因公自后垄归,行高崖上,感怀口号
遥遥天水渺茫间,长啸登临意觉閒。世事无常如白浪,交情不改只青山。
烽烟日炽频闻警,原野秋清独往还。每叹涛斜军误举,匡时无术反投艰。
本厅侯恩子荣 其二
华冑巍巍岂等閒,春官曾列鹭閒班。一麾出守歌千姓,万里晨昏到百蛮。
德可化顽龚渤海,智能镇静谢东山。共称制锦真神手,昔日淳风喜渐还。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重登大屯山暮望
园楼偶兴
重入双溪
叠元旦前韵示陈、叶诸君
系船登石岩,烹茶晚眺
再游北郭园,戏柬郑荫堂
书感 其二
哭彭逊兰师
宿清水岩题壁
题巢松道人小照
香山海堤晚归
潜园适兴六十韵
閒兴 其四
送陆少海往郡城就馆
率练丁自中港还,马上口号
师韫轩杂咏 其八
薄暮次罗山野望
致新任台湾道吴桐云 其二
上大姑嵌观音亭,马上口号
游青潭山
官渡舟夜
岁暮杂感 其五
金门溪晚归
闻扬州失守感赋
十五日郊迎朱丹园
晚过剑潭寺留题二首 其一
黄莘田端砚歌
自内湖归,道中题壁
予四十有三初度日,家薇臣以诗见赠。步原韵答之
平林庄过孙悫民处士园作赠
赠家子范明经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其四
与容谈及嵌城妓家风气偶成
得徐树人师抚闽信,赋此志喜
致新任台湾道吴桐云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其二
过郑氏小庄 其二
重晤丁鸣皋道人于大仙寺,作诗赠之
寒夜楼前对月
周子玉部曹军务告竣后告归榕省,送别二首 其二
秋夜感旧作
北村访曾籋云先生归途口号
冲寒过杨梅村遇雨
梳头见白发一茎戏作
次吴鉴堂二尹 其二
诸同友人重游剑潭寺 其二
雨后泊剑潭作 其一
入青潭口占 其二
官渡舟行
晚过剑潭寺留题二首 其二
题郑芷亭仪部
宿苑里村
勉五舍弟 其二
秋夜留彭雅夫夜话
偕友登栖云岩留宿
悼瑟吟
遣怀 其一
师韫轩杂咏 其三
籋囊先生、松潭广文 其二
新庄道中口号 其一
本厅侯恩子荣
山阴陆少海
閒吟奉籋云先生
双溪口号 其一
水返脚庄雨后晚话
薄暮自近村归新庄精舍
九芎林庄晚归即景
暮止竹山山家
嵌城东园小住
游滴泉岩归饮佃家,醉后题壁
往观音山祭扫,小憩佃人家
内湖庄登眺口号
癸丑岁暮苦苦行
题林山人草堂
过隙溪庄
自双溪石
题徐碧岩桃溪自在图
上巳日张筵池东轩,邀曾籋云先生、叶松潭广文、内弟黄翼南孝廉暨 ...
病中即事
冲寒由小径入霄里
晚泊岭南,明朝拟过鸡笼
春郊即景 其三
双溪醴泉窟晚兴
过郑氏小庄 其一
送陈榕士
自大坪庄晚归口佔
中港海濒,晓行遇雨
晓发后垄道中 其二
台、凤土匪滋事,闻警戒严
晓过青草湖村
六言绝句四首 其一
乱后逢李霭云感作
小憩龟崙岭观音庵题壁
宿大坪林祖师庵
将近新庄口号
宿大坪庄,夜半风雨骤至,走笔率记
师韫轩杂咏 其六
入金包里庄憩佃人家
寿芷亭大姻翁七十 其三
读刘苍石广文
过郑东平王墓
闻警戒严作 其一
癸亥元旦踏春自东城归,与陈榕士、叶松潭、家薇臣坐谭,首唱一律
自芝兰晚归新庄
诸子侄入塾,题书斋南壁。并奉正杨明浦先生 其一
双溪观石窍泉,晚归灯下作示同游诸友 其二
东篱有感
大甲土堡失守,贼势将欲北趋,义勇力战攻复之,扼溪而军,堑城始 ...
乌眉崎遇雨
读卓人孝廉「逐疫行」,走笔率成绝句 其五
述癖
寄怀榕城陈连峰
秋感五首 其五
过陴角庄
入鲤鱼潭番社清丈田甲
官渡港暮望即景 其一
溪前晚步
「会心处不在远」,晋简文语也。余入西圃,有触而作 其一
独宿扈尾山庄梦亡室感作
元旦望阙 其二
南征纪事
残腊苦雨
盐水港归途
自金门溪晚归
刘将军杀贼歌
自芝兰归新庄途次即目
师韫轩杂咏
游内湖庄雨后偶成 其一
留别黄小石 其一
寿芷亭大姻翁七十 其一
忧时
呈台澎道徐树人廉访 其四
雨夜闻蛤
诸同友人重游剑潭寺 其一
夜不成寐,作此自遣 其一
金包里旅舍午霁偶成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初晴,祭扫青草湖有感,归成四律以写哀衷 其二
书叹 其一
咏三貂岭
师韫轩杂咏 其七
赴郡苦热,得雨偶作
台湾保举多有遗议,作诗劝勉之
蓬感五首 其二
雨后郊前晚归 其一
题武林王棣香二尹
白石村春日閒游
自双溪石阁晚归
泛舟鸡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