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万里
亭午晒衣晡褶衣,柳箱布襆自携归。妻孥相笑还相问,赤脚苍头更阿谁。
瑞香花新开五首 其三
短短熏笼小,团团锦帕围。浮阳烘酒思,沈水著人衣。
抹利通家远,楠花具体微。春愁浑瘦尽,别有瘦中肥。
山村二首 其二
歇处何防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斜。风烟绿水青山国,篱日紫茄黄豆家。
雨足一年生事了,我行三日去程赊。老夫不是如今错,初识陶泓计已差。
跋天台王仲言乞米诗
改言缩项更长腰,黄独青精也绝苗。尚有囊中餐玉法,蓝田山里过明朝。
夜坐小集
霜馀雪后夜无风,人在灯前梅影中。玉作寒蔬冰作酒,诗人犹自怨天穷。
题所寓唐德明书斋
凫鹜行中脱病身,竹林深处得幽人。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搅一春。
和昌英叔觅松枝作日棚 其二
欲和新诗且撚髯,岸巾百匝绕前檐。茅斋或恐清阴薄,更遣苍官去一添。
寄题西昌彭孝求求志堂
西江山水何处好,观山夜泉快阁风。山奇水秀产瑰宝,彭氏四杰隐此中。
斗间异气如白虹,少微芒寒摇太空。占言非剑亦非玉,长松下有幽人屋。
似闻鸣驺入空谷,篱边老却陶潜菊。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己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其十
日影云光学镀金,好风不肯碎花阴。人言春色醲于酒,不醉衰容只醉心。
赠彭云翔长句
读书台边士如云,卢溪门下士如麟。定知此地难为士,后来之秀说彭子。
雪里能来访我为,当阶下马雪满衣。赠我文章无不有,出入欧苏与韩柳。
如今场屋号作家,相州红缬洛中花,岂如彭子有律令。
会当一书取张景,今年谁子司文柄。
入常山界二首
芗林五十咏 其十 醉石
晚酌居然醉,昏昏不自持。奇哉苍玉枕,眠到月来时。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其一
过雨天犹湿,新晴日尚寒。悬知晓妆好,破雾急来看。
刘村渡二首 其二
旷野风从脚底生,远峰顶与额般平。何人知道诚斋叟,独著驼裘破雨行。
红玫瑰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辽车滩
东岸上不得,西岸上更难。五船往复来,经纬滩两间。
一船初径进,当流为众先。涛头打澎湃,退缩不敢干。
一船作后殿,忽焉突而前。瞬息越湍险,回顾有矜颜。
老夫与寓目,亦为一粲然。
赵平甫幽居八操 其四 竹斋操
客来何闻,客去何嗔。左右前后惟此君。德不孤,必有邻。
董主簿正道壁间作水墨老梅一枝宿鹊缩脰合半眼栖焉
斜枝饱风雪,疏花淡冰玉。一鹊忍清寒,居然伴幽独。
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五首 其二
踏月何销秉炬行,也防月落未天明。果然留下长庚去,更赚行人作晓星。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十五 药畦
揭阳道中二首 其一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三
再和云龙歌留陆务观西湖小集且督战云
秋浦登舟阻风泊池口
醉卧海棠图歌赠陆务观
蚤谒景灵宫闻子规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其三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其二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
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 其二
之永和小憩资寿寺
走笔谢张功父送似酴醾
归云三首 其一
朱新仲舍人灊山诗集,其子軧叔止见惠,且有
垂丝海棠半落
谢叶叔羽总领惠双淮白二首 其二
读武惠妃传
晚泊杨州
寓仙林寺待班戏题
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二首 其二
赠写真刘敏叔秀才二首 其一
城上野步用辘轳体
望谢家青山太白墓二首 其一
积雨新晴二月八日东园小步二首 其一
白含笑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二首
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 其八
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
不寐四首
南海陶令曾送水沈报以双井茶二首 其二
湖州三里桥取道德清
夏月频雨
鸠衔枝营巢树间经月不成而去
跋淳溪汪立义大学致知图二首
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
蜡梅四首 其三
月夜阻风,泊舟太湖石塘南头四首
瓶中梅花长句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二
寄袁起岩枢密贺新除仍谢送四缣并诗集兼恳求陈婿荐书二首 其二
过杨子桥二首 其一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燕子二首 其一
雨后至溪上三首 其二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一
贺澹庵先生胡侍郎新居落成二首 其二
金鸡石在玉山东二首 其一
晚归再度西桥四首 其一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
题连沧观呈太守张几仲
壬子正月四日后圃行散四首 其三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其八
小箬舟中望月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其五
明发南屏
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云二首 其二
春草二首 其二
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莼塘归东园四首 其四
舟过青半,望横山塔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