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雪冻未解散策郡圃

雪冻未解散策郡圃

宋代 杨万里

积雪偏工霁後凝,不妨冷极不妨清。
静闻檐滴元无雨,倒挂冰牙未怕晴。
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圃中散策饶君强,敢犯霜风上古城。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观田中鸲鹆啄粟因悟象耕鸟耘之说戏题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乌衣缁布外无华,白锦中单分外嘉。只么跳行人不觉,忽然飞起自成花。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

宋代 杨万里

五日银丝织一笼,金鸟捉取送笼中。
知谁放在扶桑树,秪怪满溪烟浪红。

寄题龙泉李宗儒师儒槐阴书院

宋代 杨万里

龙泉二李继谪仙,朝议朝散相后先。凤雏二妙继乃祖,宗儒师儒贤弟昆。

手种兔目今几年,日茹叶淘呻断编。阴似王家三树绿,异时官职追前躅。

花作唐人八月黄,来岁能书催趣装。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十五 药畦

宋代 杨万里

雨馀想见药苗肥,薯蓣堪羹杞可齑。老贼何须投益智,先生只要买当归。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二 仁智堂

宋代 杨万里

学子可怜生,远来参老子。仁智若为谈,指似秋山水。

早入东省残月初上

宋代 杨万里

秉烛趋省署,两街犹闭门。素娥独早作,碧沼浣黝盆。

宝扣娥见漆,半棱光剩银。忽作青白眼,圜视向我嗔。

黑气贯瞳子,侧睨不敢真。皎然一玉李,前行导征轮。

荧然数金粟,后扈从车尘。朝鸡传三令,都骑争载奔。

星芒销欲无,月影澹失痕。金鸦飞上天,吐出红龙鳞。

紫牡丹二首

宋代 杨万里

岁岁东风二月时,司花辛苦染晴枝。
夜输百斛蔷薇水,晓染千层玉雪肌。
寒食清明空过了,姚黄魏紫不曾知。
春愁蹙得眉头破,何处如今更有诗。

过霸东石桥,桐花尽落

宋代 杨万里

老去能逢几个春,今年春事不关人。
红千紫百何曾梦,厌尾桐花也作尘。

寄陆务观

宋代 杨万里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送沈虞卿秘监脩撰将漕江东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再入脩门访旧游,故人相见喜还愁。茂林脩竹君髯碧,折苇枯荷我鬓秋。

莫把升沈著怀抱,古来贤圣几公侯。一尊追送江东棹,梦逐清波弄白鸥。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四首

宋代 杨万里

不是青山是画图,南山瘦削北敷腴。
两山名姓君知麽,一字玄晖一圣俞。

闷歌行十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山行旧路不堪重,及汎湖波又阻风。世上舟车无一稳,乾坤可是剩诗翁。

过沙头三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非烟非雨淡濛濛,深闭窗扉护晚风。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二十三 野塘

宋代 杨万里

雁下菰蒲报夕寒,鹭将荇藻作朝餐。野塘只许野人到,不要金张许史看。

重九前四日昼睡独觉

宋代 杨万里

睡思初酣过午强,起来四顾已斜阳。添糊窗隔无风气,旋晒衣裘有日香。

旧雨不来从草绿,新丰独酌又花黄。去年重九穷忙过,可遣今年更作忙。

腊里立春蜂蝶辈出

宋代 杨万里

嫩日催青出冻荄,小风吹白落疏梅。
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

送张定叟二首

宋代 杨万里

紫岩衣钵付南轩,介弟曾同半夜传。
师友别来真梦耳,江湖相对各潸然。
但令门户无遗恨,何必功名在早年。
君向潇湘我闽粤,寄书只在寄茶前。

送朱师古龙图少卿帅潼川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甲戌花时策集英,相看须鬓各青青。曲江初别春三月,北阙重来再一星。

百石去官君似邴,千年归鹤我输丁。因书若寄杨员外,莫道山寒少茯苓。

读白氏长庆集

宋代 杨万里

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好。
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
初哦殊驩欣,熟味忽烦恼。
多方遣外累,半已动中抱。
事去何必追,心净不须扫。
追叹欲扫愁,自遣还自扰。
不如卷此诗,唤酒一醉倒。
狂歌謪仙词,三杯通大道。

城上野步用辘轳体

宋代 杨万里

寒劲无遗暖,晴行失老怀。叶飞枫骨立,萍尽沼奁开。

路好仍回首,泥残敢放鞋。登临不须尽,留眼要重来。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