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桂源铺

桂源铺

宋代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杨万里桂源铺译文

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
溪水向前奔流群山阻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暄闹不停。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等到它终于来到前边的山脚尽头,蜿蜒小溪已汇聚成大的溪流流出了前方的村庄。

杨万里桂源铺注释

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午睡起

宋代 杨万里

过雨馀秋暑,移床拣午凉。小风吹醉面,凛气忽如霜。

日脚何曾动,桐阴有底忙。倦来聊作睡,睡起更苍茫。

谒张安国

宋代 杨万里

帝苑花秾记并游,万人回首看鳌头。也知旬月应颛面,已逼云霄又作州。

别后闻公非故我,学林著脚到前修。登门犹说同年话,未觉红鸾映白鸥。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

宋代 杨万里

玉奴何必减花奴,省识春风作画图。
临水隔花看走马,翻身射鴈落雕弧。
词场君擅倾城色,诗社侬凋觅句须。
摩垒致师仰余勇,政惭连叔答肩吾。

和益公见谢红都胜芍药之句

宋代 杨万里

江西春好不閞渠,只说平园绝世无。
牡丹百种平洛苑,海棠千树赛成都。
坐令浮花并浪蕊,谁敢涂鈆更抹朱。
不应一朵翻阶艳,慱得龙宫八十珠。

过京口以南见竹林

宋代 杨万里

行从江北别梅兄,归到江南见竹君。
却忆西湖湖上寺,梅花如雪竹如云。

题韩亭韩木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笑为先生一问天,身前身后两般看。亭前树子关何事,也得天公赐姓韩。

旱後喜雨四首

宋代 杨万里

竟夏兴云只苦风,入秋今雨稍宜农。
怪来霹雳车枯树,知向前山起卧龙。

醉笔呈尚长道

宋代 杨万里

晚风一雨生新涨,只送仙槎到天上。
十年相别一相逢,和气春风谈笑中。
如今耆旧晨星似,犹及先生说遗事。
舌端往往疏九河,只有剩浪无欠波。
汉渠周柱几青竹,却在先生一泓腹。
诸公道是今乏才,如何此士尚尘埃。
此行青规更黄阁,拭目孤鸿径寥廓。
能念南溪病客无,风来肯寄半行书。

舟中元夕雨作三首

宋代 杨万里

道是今宵好上元,新晴白昼雨黄昏。
红灯皎月侬无用,关上船门倒一尊。

山村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一搭山村一搭奇,不堪风物索新诗。稻花雪白糁柳絮,柘子猩红团荔枝。

行者自愁居者乐,晴时即热雨时泥。问知桐汭多程在,未说宣城与贵池。

明发南屏

宋代 杨万里

新晴在在野花香,过雨迢迢沙路长。
两度六朝今结局,一生行客老还乡。
犹嫌数骑傅书札,剩喜千山入肺肠。
到得前头上船处,莫将白发照沧浪。

夏夜月下独酌二首

宋代 杨万里

月忿云遮却,云遭月辊翻。
斩新灯世界,特地玉乾坤。
兔舞催诗句,蟾醒笑醉魂。
姮家且莫睡,照管失金盆。

延陵怀古三首 其二 兰陵令

宋代 杨万里

密云兮终风,健顺闭兮罔寸蹊之通。喟葵丘践土而迹熄兮,矧冀方岐山之与逢。

单棠溪以铸兵兮,靡遗蒲于董泽。燕簴无趾而造齐庙兮,楚氓而秦其魄。

斗六王于一说兮,微仪衍之舌而不国。嗟若先生兮,鸡知时之不如。

储唐虞之故冕兮,鬻洙泗之敝裾。乘方轮与折轴兮,欲先鞭而疾驱。

岂不家捐而人弃兮,载之万世之亨衢。繄素王兮中都,若兰陵兮圣之徒。

征九伯而佩六印兮,晞二邑宰而不得俱。傥不欲以天球玉磬而贸康瓠兮,嗟尔后死者其舍诸。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 其三

宋代 杨万里

鍊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

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

宋代 杨万里

西岘山光照旧庐,北湖水色漾新居。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镜晨当扫黛初。

万壑千岩双不借,轻风细浪一夫须。来书便当催诗雨,雪后灯前卷复舒。

雨里问讯张定叟通判西园杏花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白白红红一树春,晴光炫眼看难真。无端昨夜萧萧雨,细锦全机卸作茵。

远峰

宋代 杨万里

孤巘秀何似,碧莲含未开。谁将脩月斧,斸取一尖来。

蜡梅四首 其三

宋代 杨万里

莟头元不是花房,融蜡熬酥戏滴将。忽见微舒金爪甲,不知中有紫香囊。

雨后至溪上三首 其三

宋代 杨万里

拟借丹青画作图,退休老子作渔夫。凤凰池上虽荣贵,何似清闲看浴凫。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