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名士风流信不讹,当年意气已消磨。漫怜翠袖清才少,更惜红颜薄命多。
花月姻缘情不尽,英雄儿女恨如何?吊君幽愤千秋在,目击心伤慷慨歌。
咏水仙二首 其一
素质无瑕自绝尘,生涯合在水之滨。任他魏紫姚黄艳,那及幽怀磊落身?
怀念
百岁因缘一旦休,返魂无术恨悠悠。不堪回首当年话:尔我相偕到白头。
春日闲居
删除名利意何如,常爱清幽学隐居。隔院桃花红入砚,压檐竹叶对侵庐。
忘机静对枝头鸟,有味堪亲架上书。薄暮偶来溪畔立,风吹萍散数游鱼。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二
香飘丹桂报新秋,有志功名未白头。弹指千军横扫去,锦标联夺步瀛洲。
春日自感
韶光荏苒又经过,顾我依然可奈何?一世盛衰原梦幻,此生意气已消磨。
啼残杜宇愁春去,落尽棠梨厌雨多。常叹深闺同调少,几回遣闷自吟哦。
和纪姑公五首 其一
翁兮莫谓受多磨,命困前因可奈何?我亦沉沦无片善,空怜岁月已蹉跎。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五 。
今生命薄不逢辰,百劫千磨是此身。心绝万缘无别念,早归泉下伴亡人。
冬夜看月
细听冰檐下,迎风铁马敲。卷帘人乍起,纤月挂梅梢。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二
弱质亭亭怯晓霜,那堪飘泊在寒塘。曾教眉黛窥双镜,剩得云罗花一箱。
三月烟花成幻影,六朝金粉怅君王。道旁欲问前情绪,遥指斜阳十里坊。
饯别步大兄原韵
一曲骊歌酒一觞,年年攀折恨垂杨。匆匆归棹随流水,脉脉愁怀对夕阳。
霜逼秋深山落木,寒催风急雁分行。临歧不忍轻垂泪,恐惹阿兄更断肠。
次韵书怀(1)
细雨斜风薄暮天,帘垂四面景萧然。案头旧卷长为伴,身外浮名素不牵。
饱读书时方免俗,无求人处即为仙。年来更觉疏慵甚,万事让他一着先。
咏种菜(1)
三分鼎足未成时,谁识英雄寄迹奇?非为闭门锄菜乐,只因养晦畏曹知。
落花有感
惆怅连宵雨并风,飞花逐水任西东。飘摇荒道残阳里,点染疏窗晓雾中。
大抵荣枯关气数,莫将零落怨天公。古来英杰知多少,一样沉沦与尔同。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二
湖山围绕小瀛洲,不染尘氛气象幽。更上层楼高处望,绿杨一带水中浮。
送别二首(1) 其二
日催槐影上帘旌,快整征衫趁晓晴。此去劝君休惜别,男儿所志在功名。
和二姑《看花》原韵
为访名花上翠台,满园丹桂及时开。小姑得得吟怀好,引入天香句里来。
春晴即事(1) 二首
绮窗蛛网结新晴,一抹微烟竹外横。拾得红罗手帕子,海棠花下打流莺。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三
难将消长问阳阴,举目金瓯感莫禁。除弊恨无三尺剑,纾怀聊借一张琴。
普天谁献平戎策,绮阁犹怀报国心。身是女流空有志,出师二表且长吟。
咏兰草二首 其二
疏篱报道已生花,小步游观日影斜。具此孤高真品格,不从人世斗繁华。
秋日漫题
年荒莫谓少馀资,蔬水家风乐自宜。破倦拂笺临晋帖,消闲倚枕诵唐诗。
向人羞说愁盐米,任命何须问筮龟。且喜一窗秋色好,橙香橘绿菊黄时。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秋日游过绿轩有感(1)
夏日即景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 。
赠别阿兄归里(1)
送大兄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一
夏夜感时
昭君怨二首 其二
春日遣兴
丑奴儿(1) 送春
悼亡夫十五首 其二 。
薄春即事(1)
长相思 雨夜怀阿嫂
秋日遣怀
追祭阿嫂墓
春晴即事(1) 其二 )
重九和韵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四
春闺二首 其一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哭亡媳三首 其二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暮秋偶成
送别二首 其二
冬雨夜坐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哭亡媳三首 其一
夏夜与大兄话别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三 。
月下感怀(1)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一
送阿兄归里
读《钧天乐》传奇(1) 吊古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四
答胡茂才二首 其一
薄暮独坐
送别二首(1) 其一
咏水仙二首 其二
晏坐不寐(1)
悼亡夫十五首 其九 。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四 。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一
春日杂咏四首 其一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四
送阿兄
吊韦生秋痕
赠小姑墨娟女史(1)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六
鹧鸪天 暮春
秋日书怀二首 其一
即事 云墨联句(1)
深院月 寄怀阿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