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轻烟漠漠雨如麻,楚水吴山别路奢。香透梅花春又到,天涯有客未还家。
暮秋偶成
丹凝枫叶水盈波,转瞬春归秋又过。家务纷纭难自料,徒教终日锁双蛾。
哭阿嫂三首 其二
茫茫哪个是知音,顿冷诗筒久废吟。一自子期身死后,从今不鼓伯牙琴。
奉和弼卿夫子(1)
数仞宫墙唤奈何,山鼷无腹饮长河。才惭道蕴趋庭少,诗到青莲搁笔多。
霜气黄催千树橘,秋风绿褪一池荷。奎垣此夜星应聚,莫负高轩此度过。
送大兄
十点钟残夜半时,炉香欲尽细如丝。阿兄莫话分离事,话到分离更惹悲。
和纪姑公五首 其二
品学如翁继昔贤,名缰利锁那能牵?清闲即是长生诀,不炼金丹也驻年。
读绮怀诗(1) 其二
半生漂泊感飞蓬,无定行踪只任风。回首已非芳草绿,惊心又见石榴红。
巫峰泪滴都为雨,银汉魂销欲化虹。读罢佳人才子句,和成一曲未能工。
秋日书怀二首 其一
俗情累我一生忙,磨琢身同百炼钢。何处可将幽思遣?东篱喜对菊花黄。
重阳叠韵(1) 其二
一天秋讯又重阳,无限羁愁客念乡。满径翻飞枫叶赤,半篱灿烂菊花黄。
白衣送酒人何在,乌帽随风兴太狂。折得茱萸频眺望,家山故事未能忘。
咏水仙二首 其一
素质无瑕自绝尘,生涯合在水之滨。任他魏紫姚黄艳,那及幽怀磊落身?
病后得句
晓对菱花镜,容光瘦几多?生来原弱质,小病不胜磨。
春日自感
韶光荏苒又经过,顾我依然可奈何?一世盛衰原梦幻,此生意气已消磨。
啼残杜宇愁春去,落尽棠梨厌雨多。常叹深闺同调少,几回遣闷自吟哦。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一
数年负笈立程门,多愧先生雨化恩。新买拟将丝五色,焚香珍重绣平原。
春日杂咏四首 其一
几日无聊掩碧纱,那堪春在病中奢。无情最是东风起,吹到窗前尽落花。
悼亡词 自度(1)
花有泪,日无光,可怜膏沐为谁妆?醒也凄凉,梦也凄凉。
月照帘波人不见,空留蛩语咽空房。
菩萨蛮 春暮
流莺啼碎残红落,游丝牵绕秋千怯。景物正无聊,愁怀借酒消。
寒风飘绣幕,人瘦怯衣薄。独自怕凭栏,春光冷又残。
哭阿嫂三首 其三
独自推敲独捧樽,思君无处不销魂。可能暗里来随我,月夕风晨再叙论。
归宁客中有感(1)
秋风今又响庭梧,客里光阴快也无?为问遥天来去雁,可能传字到金湖。
哭亡媳三首 其三
愿儿从此住瑶台,百转肝肠百种哀。尘世可怜多缺陷,轮回须悟莫重来。
和游士曹君原韵(1)
从来磨炼出英雄,世事炎凉迥不同。萍水有谁怜季子,穷途那个饭韩公?
吟成白雪思何妙,和到阳春句未功。几度挑灯频拂纸,漏声催滴响壶铜。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二
纵留兄住不多时,强整离筵进酒卮。聚首才歌棠棣句,牵衣又唱渭城诗。
风尘落寞凭谁识?世路崎岖要自知。我是男儿当奋志,与君扶困亦扶危。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晏夜(1)
咏兰草二首 其二
病中口占三首 其三
病中口占三首 其二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怀阿嫂绣云女史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二
赠别阿兄归里(1)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观剧
答大兄悼外子原韵三首(1) 其二
柳絮三首 其一
思乡二首 其二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二
乡愁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三
落花有感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勉学二首(1) 其二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四
秋日游过绿轩有感(1)
送别二首(1) 其二
述怀三首 其三
重阳叠韵(1) 二首 其一
寄陈怡萱女史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一
秋日病中二首 其二
咏白菊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一
临江仙 寄怀阿嫂
留别四弟
代外子和胡茂才(1) 二首 其一
雁声
送阿兄归里
勉学二首(1) 其一
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 其一
送别阿姊
中秋夜
秋日遣怀
咏种菜(1)
寄怀阿嫂二首 其二
鹧鸪天 暮春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八 。
寄蕲春陈怡萱女史三首 其三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薄暮独坐
悼亡夫十五首 乙巳岁 作(1) 其一 。
薄春即事(1)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六
重阳日见菊花未开嘲之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四
寄儿鄂垣(1) 二首 其一
秋日漫题
雪夜偕侄女晏坐偶成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