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是
南国有佳人,赋性慕芬芳。一笑惑阳城,袅袅情不荒。
席帏竟长年,寸步规中堂。引镜照斜领,容貌空自将。
曾许五陵少,十五宜归郎。父母劝女行,为理嫁衣裳。
敛衽跪陈辞,愿终守雪霜。讵不怀三星,绸缪焉足长。
毳褐亦可缝,稗秕亦可浆。百岁将安之,予美耿中肠。
日月既云迈,苞稂乃见伤。未逮衾与裯,揆谊终难忘。
吁嗟乎冽泉,掩涕归空房。
禅人制衣示之以诗
此衣如传舍,一日三易主。须知我与子,亦无决定义。
但以此蒙头,谁论是不是。
大雪开帘看牡丹台
无赖病夫朝尚眠,不知风雪霁长天。千重珠网开丹壑,几树珊瑚种玉田。
看去已忘今日后,坐来殊笑数年前。孤怀却喜无人对,静抱寒襟花叶边。
刻诃林语录谢诸檀越二首 其二
四十九年一字无,如何野老却叨叨。垂钩千尺深潭意,极目清波忆巨鳌。
还海云
人面难为佛面平,两年尊候得安宁。嬴来双眼碧如水,寄去千峰梦亦清。
遥觉竹风入座冷,近看柳絮傍檐轻。刹尘旷劫非他事,海竭河清空有名。
冬杪示诸子
历尽秋冬又逼春,回风舞雪万峰新。自从多病方知老,久谢閒名懒见人。
厌乱忍闻当世务,早眠犹得住山身。去留但听诸来者,第一同居莫厌贫。
病中寄阿首座
尘刹难将岁月论,每因疏越见寒暄。一年一度深秋雁,何夕何时入塞垣。
种菊岂惟期晚节,搴萝谁不羡吾门。月明俯仰犹今昔,亦有闻猿欲断魂。
题画雁四首 其四 冬
晴波风急月微微,半隐平沙半欲飞。不是畏寒安海国,得成毛羽趁春归。
初秋怀出山诸衲
瑟瑟西风动竹扉,关心寒色转霏微。三间旧拟云中去,一钵新期海上归。
有时桥岸逢人立,何处江山无雁飞。白首更怜千里梦,寒花霜叶石门违。
登楼望诸衲二首 其二
万山晴色沁秋寒,去住浮云任我看。不尽登临今古意,何人林外夕阳残。
秋蝉四首 其四
衰柳疏槐影自单,微吟真欲寄琅玕。端绥有意陪高士,华首何心入侍冠。
飞映晚霞还就荫,饱餐朝露不知寒。绿阴深处情犹热,莫讶噭噭到日残。
送刘别驾莘叟赍捧入京兼寄少司农刘默庵
功曹转运忽三年,话别秋阴山月圆。圣母更劳上寿表,故人重写赠行篇。
一官尽瘁忘霜鬓,万里关心共雪天。为问侍郎相忆否,乱离去住两茫然。
净成看牡丹
寻花又向石溪东,岂逐君王笑脸中。一朵微醺仍浅碧,数株轻紫倚深红。
影摇茗盌沉春绮,香结云岚递晚风。怪底琵琶遮不住,笙歌缭绕万山重。
净成石泉
曾闻陆羽题招隐,天下标名第六泉。紫岫更饶甘露味,洪源高出石流鲜。
子瞻到处西湖在,宏觉他生铁镇传。笑我住山多苦涩,一杯常得试云边。
一先
新住寒山绿玉川,连光晓映卜丰年。已堆万户千重璧,谁靳沿门一个钱。
悼大牛
之子解尘网,相将十五年。五年予在匡,十年归佛山。
适值分卫时,相见江流间。为众忘疲劳,精神泽癯颜。
转盼曾几何,须鬓蚤已斑。客春中深寒,半月不得眠。
愿言病既瘳,长揖陌与阡。欲返尔形神,侍我巾瓶前。
彊饭始两旬,辄闻随人缘。菩提萨埵心,岂肯图自安。
忆我入丹山,再睹阳雁翩。偶逢旧山人,方知竟淹然。
生死安可逃,形魄伤云烟。觉海空茫茫,静观徒往旋。
谁当谙水脉,安流汎晴川。
寄示沈南宫税课二首 其二
谁云在俗难修道,何肉周妻总旧因。且看目前生计足,黄金重种法庭春。
摘茶八首 其三
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
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
己未岁晏
山中今又度残年,七十加三贫病连。同学已归黄土尽,及门多在白云边。
客来到处攒斋料,工去逢人借赏钱。旧事不堪更提起,生涯只有日高眠。
正月二十一日
心閒性僻多幽趣,几许天真总著忙。退院七年成后座,归人三月滞南方。
更买邻山樵径断,多培修竹引泉长。若无愁病虚廊下,古木森森春草芳。
赠陆孝山太守二首 其二
灵山一别刹尘深,错认缘生直至今。借得秋光似明镜,年年长照使君心。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莫厌贫十二首 其九
秋杪偶成
春日倩闇道者入山二首 其二
雷峰华严长期
示顿修侍者
莫厌贫十二首 其十一
磊园舍作禅林招予主社感而留题
腐思二首 其一
古诗十九首 其六
舟抵南安二首 其一
秋思二首 其二
足疾
哭阿字无子二首 其二
题画雁四首 其三 秋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五
关中吟十首 其五
辛卯夏日大雨戏示诸衲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二
赠严殿生三首 其二
古诗十九首 其十七
示梁同庵居士
送澹归住丹霞二首 其二
送广慈侍者归隐庐山
醉梅
一东
赠梁朴臣居士言结道缘
不忧死四首 其四
关中吟十首 其二
秋兴八首 其二
七虞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 其紫
寄酬闽中诸护法
送澹西堂下广州并示阿首座
寄旋庵都寺
中秋病起与诸子玩月二首 其一
净成阅工口占
甲子九日
寿陈伯恭三首 其三
送刘观复北上二首 其一
梅影诗示愿海
十一月三十夜
李郡丞子文同伦太守许明府祀匡庐伦许二公入寺李公独见白崖诗以寄 ...
翠鸟
答张文学二首 其二
答同庵上寿
樵山答冼文学二首
紫芝歌
示周闻湛居士
观世
送萧参戎柔以解职还里四首 其四
閒步松下偶忆亡过诸衲二首 其一
题卫其自小像
牡丹台下鸡冠花
莫厌贫十二首 其三
示旋庵
道中被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