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大帽山 其一

游大帽山 其一

明代 何南凤

傍涧缘崖数里长,洞云穿尽见山光。登高一望无边际,指点岭南在渺茫。

诗人何南凤的古诗

答李和衷

明代 何南凤

举世解人少,君曾解也无。卖香儿挑粪,被褐士怀珠。

高调声相和,名山趣肯孤。还期秋色里,笑语动西湖。

别匡山归宗寺半偈

明代 何南凤

我到匡山花未发,我去山花落尽时。猛风积雪曾侵骨,煦日舒颜听鸟啼。

丈室孤灯深夜坐,几回明月对襟期。襟期对此平生足,世上无忧天上福。

堪嗟平生百计灯,此际等閒满所欲。声色才染便是魔,真人决定藏空谷。

空谷优游遁姓名,太和元气自流行。万灵群□咸归化,觉道从渠成不成。

拟求宗乘与实法,名心未尽堕无明。无明路是无生路,祇为名心自差误。

名心若净色亦除,五欲□□绝回互。说与归宗上士知,我在庐山何去住。

丙戌除夕与恽仲升居士 其三

明代 何南凤

除日春临三十年,如今更值岁朝天。好师好友知何处,快得新盟白社贤。

寓霍山喜池直夫居士见访 其一

明代 何南凤

道人元不霍山住,十六年来才两度。今遇端山特地来,閒名知被人添注。

颂丞相寺卓锡泉

明代 何南凤

卓锡泓然一脉流,西湖明月浸千秋。道人踏到源来处,趺坐云间古石头。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其二

明代 何南凤

峰顶有乔松,对之知上达。蓊葱竹万竿,散作青山发。

云深石不枯,石润泉常活。晓暮听泉声,悠哉忘岁月。

与罗文止

明代 何南凤

笑我欲离文字障,多君早透语言关。相逢树色鸟声路,不滞儒冠道服间。

五子山咏 其二

明代 何南凤

盘旋幽径访灵踪,洞隐丹台一线通。坐看悬崖多古木,荣枯不与世间同。

神光山

明代 何南凤

两年病骨寄招提,方补名山七字诗。北嶂摩天瞻帝极,西峰拔地护神居。

万家灯火城临水,几处园林月到池。莫问神光往日事,盈眸物色静中移。

游和山岩

明代 何南凤

不以岩为胜,盘旋静气多。端居已稳密,远眺更森罗。

泉脉知独异,山名喜是和。惭予云水久,廿载始重过。

读曾旅庵居士诗述怀

明代 何南凤

少壮喜求友,湖海多所遇。暮年恋空谷,鹿豕相群聚。

虽与鹿豕群,中情良疾固。诚感心有应,朋来惬私慕。

壬午九师归,乙酉顶伭附。丙戍恽入华,避乱幸流寓。

数子感嘉言,如渴得甘露。所恨聚不常,时节因缘误。

何期戊子春,更听潮音句。拜手读数回,此意向谁诉。

怀孙淇澳先生

明代 何南凤

百岁光阴少,三门兴味长。同心言自臭,得道势全昌。

出处终初志,从远审大方。讵应开眼后,反逐世人忙。

送岳石梁先生督学闽中

明代 何南凤

我从垢面敝衣人,拟与显者永相绝。何期显者臭如兰,垢面敝衣亦心结。

所以东昌郡岳侯,好我示我七阅月。问侯何故识我乎,我师普老侯所说。

侯今旌节指武昌,九曲仙人传秘诀。我无一法可传侯,但纪因缘与时节。

淮上遇雨步韵怀朱蓼水先生 其二

明代 何南凤

荷雨生凉后,怀我美人情。聚谈真复乐,解散良不轻。

中道别我诗,字字心之声。譬彼沧浪水,濯缨自投清。

何日了相思,来秋营北征。

五子山咏 其一

明代 何南凤

两峰回合一峰圆,缚屋峰前度岁年。万事果然无用了,烟霞长伴道人眠。

庚午仲夏重游祥云岩示印期印超印致诸子

明代 何南凤

再上峨峰石上眠,青霄皓月枕头边。风生两腋宁知暑,势近三台可问天。

一道泉声真不俗,千年树色总成仙。叮咛从者非容易,信宿烟霞是胜缘。

戊子再住神光

明代 何南凤

青山绿树透神光,多少游人堕渺茫。几度挂瓢图远况,这回凭几梦幽香。

閒名未谢遗身累,往事全忘得趣长。何必赵州年百二,但知住处免奔忙。

游大帽山 其二

明代 何南凤

熊罴窟里结茆庐,水土年来始拮据。道者妻孥皆净业,老佣更欲傍僧居。

述怀用石屋山居韵 其二

明代 何南凤

无禅懒设祖师关,一任来机索莫还。嗟彼烟峦难避乱,怜余尘境且偷閒。

起床便见三竿日,开卷如游万里山。公案重重频结了,肯存疑义在胸间。

幽兰示门人

明代 何南凤

谋生夙所短,衣食人之馀。道逢怀德者,筑室揖余居。

黄尘爰息哉,酣读古人书。书中何所乐,乐言人事虚。

靡荣亦靡悴,靡戚亦靡疏。禦物时嚣然,观理旋晏如。

乃知徙义亟,过也畴能无。勖哉二三子,朝夕与余俱。

头陀学古道,毋为俗法驱。清泉熟白米,此外更何须。

何南凤

何南凤

何南凤(1588-1651),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人,是佛教临济宗传人,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字道见,家名觉从,号知非,又号雷山,又称半僧先生,初堂老人,牧原和尚,跛足道人。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生,清代顺治八年(1651)卒,终年六十五岁。► 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