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南凤
四围竹树密如墙,异草閒花植数行。三十馀年明月夜,身心受用几清凉。
次韵答丘毛伯太史
惟禅与文字,春在万花间。北斗瞻公峻,西方容我閒。
新诗投锡杖,清韵布香山。何日虎溪上,重逢破笑颜。
机山知非吟
从来只是学人做,学去学来成假货。推敲毕竟是如何,学不及时颇真个。
从来只是听人教,听去听来成颠倒。推敲毕竟是如何,听不及时还恰好。
不听好,不学真,因果到来愁杀人。纵意恣情由自己,刀山剑树难抵承。
还用只些学些是,靠得著时便无弊。但莫望远与贪高,但莫希图名与利。
忏悔平生过当事,忏悔向来大妄语。时时奉命本心王,事事和谐大众意。
城府町畦尽荡平,圭角廉隅皆削去。得到无疑无怖时,那管禅门第一义。
山居用石屋韵 其一
不向时人问重轻,深知学道在忘情。阴晴一向难期必,冷暖于今几变更。
为爱烟霞甘寂寞,又嫌交际罢游行。閒来亦把经文看,大意无求纸上明。
魏孔时过幽兰寺
煦日幽兰发,良人到白云。韶光真共惜,芳气欲相分。
酌我泉之洁,听他鸟已纷。深谈花是雨,未遣世间闻。
寓霍山喜池直夫居士见访 其一
道人元不霍山住,十六年来才两度。今遇端山特地来,閒名知被人添注。
游和山岩
不以岩为胜,盘旋静气多。端居已稳密,远眺更森罗。
泉脉知独异,山名喜是和。惭予云水久,廿载始重过。
建曹源寺勉诸法眷
昨日差,今日错,两种由来皆妄觉。差不差,错不错,谁与销详这络索。
不动纤毫是道场,万变纷纭无所作。西天有水到宝林,宝林今日还寥落。
道树荣枯系至人,在道青原与南岳。
与罗文止
笑我欲离文字障,多君早透语言关。相逢树色鸟声路,不滞儒冠道服间。
游大帽山 其三
淮上遇雨步韵怀朱蓼水先生 其一
邮亭有风雨,行客易生情。家万里以外,身一叶之轻。
虽然一叶轻,放歌常尽声。人生不戚戚,意气淩太清。
耻同名利客,含酸对远征。
彭印周书斋偶得
竹深鸟语喧,日出花生妍。城外人家少,清幽得自然。
有僧来问讯,客至总谈禅。茶罢丝桐响,閒情寄七弦。
五子山咏 其一
两峰回合一峰圆,缚屋峰前度岁年。万事果然无用了,烟霞长伴道人眠。
幽兰示门人
谋生夙所短,衣食人之馀。道逢怀德者,筑室揖余居。
黄尘爰息哉,酣读古人书。书中何所乐,乐言人事虚。
靡荣亦靡悴,靡戚亦靡疏。禦物时嚣然,观理旋晏如。
乃知徙义亟,过也畴能无。勖哉二三子,朝夕与余俱。
头陀学古道,毋为俗法驱。清泉熟白米,此外更何须。
和中峰山居
莫贪人爱畏人憎,枉己从人古不能。折钝利刀轻出匣,缠枯芳树乱牵藤。
雪山六载方成佛,云水孤踪始是僧。且学声闻甘自了,三条椽下对寒灯。
戊子再住神光
青山绿树透神光,多少游人堕渺茫。几度挂瓢图远况,这回凭几梦幽香。
閒名未谢遗身累,往事全忘得趣长。何必赵州年百二,但知住处免奔忙。
颂丞相寺卓锡泉
卓锡泓然一脉流,西湖明月浸千秋。道人踏到源来处,趺坐云间古石头。
结盘谷庵书怀
古人事船居,宁复问地利。烧骨散清流,不为身后计。
祇缘道者心,偏与山川契。空谷足烟霞,死生皆惬志。
把茆盖却头,善养浩然气。
柬丁际可
十载重相见,斯言竟恰符。君心仍好佛,我貌已非吾。
行路各彝险,探珠半有无。何时尘事毕,松下共团蒲。
游大帽山 其四
生平惯处最高山,万里烟云指掌间。祇为登高乏足力,梦魂犹绕子湖还。
武林别西生之苕中
出处天难定,谁当问合离。三年才见面,一月共题诗。
灯雨谈何剧,瓶云兴欲移。湖光山色在,长久照须眉。
何南凤
何南凤(1588-1651),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人,是佛教临济宗传人,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字道见,家名觉从,号知非,又号雷山,又称半僧先生,初堂老人,牧原和尚,跛足道人。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生,清代顺治八年(1651)卒,终年六十五岁。► 64篇诗文
己卯重阳用九日宿丞相峰原韵
山居用石屋韵 其二
答李和衷
述怀用石屋山居韵 其二
读曾旅庵居士诗述怀
怀孙淇澳先生
游大帽山 其二
四独吟
閒唱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其二
神光山
紫金山喜得卧云窝
过淮祠
茆庵书怀 其一
别匡山归宗寺半偈
五子山咏 其二
寓霍山喜池直夫居士见访 其二
别南康梦倩歌
游龙川霍山
茆庵书怀 其二
为己歌
出家歌
神光山即事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其一
勉学人修行
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
游祥云岩
游大帽山 其一
木陈禅者来宝成寺方丈适道人还居士相作偈戏赠
庚午仲夏重游祥云岩示印期印超印致诸子
还家述怀示能绍儿
丙戌除夕与恽仲升居士 其三
丙戌除夕与恽仲升居士 其一
丙戌除夕与恽仲升居士 其二
送岳石梁先生督学闽中
百花园即事
罗浮庵
别东莞诸子
九日宿丞相峰
述怀用石屋山居韵 其一
淮上遇雨步韵怀朱蓼水先生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