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南凤
照管身心未是閒,祇缘除却是非难。閒心放下閒身在,面对溪流背对山。
淮上遇雨步韵怀朱蓼水先生 其一
邮亭有风雨,行客易生情。家万里以外,身一叶之轻。
虽然一叶轻,放歌常尽声。人生不戚戚,意气淩太清。
耻同名利客,含酸对远征。
星郎温生自上杭访余于齐昌同过端午于中洲寺佳句见示援笔属和以相 ...
曾晰异三子,孔氏谓何伤。固知超世士,靡不具别肠。
吾心诚自得,何必霸与王。蚁旋古磨上,谁克谙其详。
谭理绎数者,大都是观场。智人静理会,临镜对新妆。
荣衰日渐变,好丑讵容商。休认镜中影,而忘镜上光。
上元如昨日,倏忽又端阳。佳人千里来,志气火昂藏。
不屑晚近姿,直欲游唐皇。极厥所究竟,遐哉何能量。
祇恐儒释间,歧路尚徬徨。所以我心迫,议论为之狂。
举世迓能变,在我独称常。愿言衣里讨,明珠万无亡。
答李和衷
举世解人少,君曾解也无。卖香儿挑粪,被褐士怀珠。
高调声相和,名山趣肯孤。还期秋色里,笑语动西湖。
丙戌除夕与恽仲升居士 其一
野老难忘忧国念,山童仍抱喜春心。年朝春节真难遇,雨夜融和仅见今。
游大帽山 其一
傍涧缘崖数里长,洞云穿尽见山光。登高一望无边际,指点岭南在渺茫。
柬丁际可
十载重相见,斯言竟恰符。君心仍好佛,我貌已非吾。
行路各彝险,探珠半有无。何时尘事毕,松下共团蒲。
别东莞诸子
相逢漫道是前缘,镜镜交光在目前。以法亲时非貌合,将心付处不情牵。
此中并不容师弟,当下何烦论圣贤。只一话头无别念,往来离合尽浑然。
茆庵书怀 其二
翠竹青林四面迷,一堂虚敞自光辉。几番夜月惊啼鸟,正是野僧出定时。
神光山即事
屋后梅花正发时,三三两两赴招提。游人自得琴中趣,童子閒争局内棋。
九日宿丞相峰
丞相峰高不可攀,秋风吹我入云间。白浮远水天边净,翠列群山月下閒。
九日好怀开胜地,十年痴梦醒禅关。每从静里观人世,逐逐红尘那肯还。
机山知非吟
从来只是学人做,学去学来成假货。推敲毕竟是如何,学不及时颇真个。
从来只是听人教,听去听来成颠倒。推敲毕竟是如何,听不及时还恰好。
不听好,不学真,因果到来愁杀人。纵意恣情由自己,刀山剑树难抵承。
还用只些学些是,靠得著时便无弊。但莫望远与贪高,但莫希图名与利。
忏悔平生过当事,忏悔向来大妄语。时时奉命本心王,事事和谐大众意。
城府町畦尽荡平,圭角廉隅皆削去。得到无疑无怖时,那管禅门第一义。
魏孔时过幽兰寺
煦日幽兰发,良人到白云。韶光真共惜,芳气欲相分。
酌我泉之洁,听他鸟已纷。深谈花是雨,未遣世间闻。
彭印周书斋偶得
竹深鸟语喧,日出花生妍。城外人家少,清幽得自然。
有僧来问讯,客至总谈禅。茶罢丝桐响,閒情寄七弦。
和白沙
大道平平孰省行,出家须放世情轻。古人尽是诃多事,智者讵甘文此生。
大朴无文心地实,浑融类俗念头清。名门利路何停踵,不若林泉百不成。
五子山咏 其一
两峰回合一峰圆,缚屋峰前度岁年。万事果然无用了,烟霞长伴道人眠。
别南康梦倩歌
古来高僧能不俗,俗人以敬僧为福。近代僧每类俗人,僧俗二般俱碌碌。
是以我惟号半僧,得僧之半亦已足。何期匡南有梦庵,其人非僧更非俗。
示我本言及清言,剖胆见肝空罪福。梦庵境界总全真,向外求真自劳碌。
我亦当年号梦观,与君同梦无僧俗。咄哉匡山古道场,于今何异垄断局。
不有道者梦其间,俗杀木石与麇鹿。我来高卧未同年,梦里名山境既熟。
白云岭表系归情,剩下松间未了局。请君细看老棋盘,胜算全收方是足。
是真是梦尽输筹,惺惺却恃黄粱熟。
百花园即事
雨后泉声吼似雷,中天晴照逼窗来。千林蒙润芽应长,百鸟迎光舌自开。
静把好香焚一炷,閒将古教阅周回。门前滴尽千峰翠,分付门人莫浪猜。
结盘谷庵书怀
古人事船居,宁复问地利。烧骨散清流,不为身后计。
祇缘道者心,偏与山川契。空谷足烟霞,死生皆惬志。
把茆盖却头,善养浩然气。
寓霍山喜池直夫居士见访 其一
道人元不霍山住,十六年来才两度。今遇端山特地来,閒名知被人添注。
丙戌除夕与恽仲升居士 其二
乱世无家天地悲,达人情绪几人知。老人离索朋来乐,不负春林百鸟啼。
何南凤
何南凤(1588-1651),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人,是佛教临济宗传人,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字道见,家名觉从,号知非,又号雷山,又称半僧先生,初堂老人,牧原和尚,跛足道人。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生,清代顺治八年(1651)卒,终年六十五岁。► 64篇诗文
四独吟
出家歌
山居用石屋韵 其二
次韵答丘毛伯太史
颂丞相寺卓锡泉
建曹源寺勉诸法眷
游祥云岩
茆庵书怀 其一
戊子再住神光
罗浮庵
游大帽山 其三
过淮祠
怀孙淇澳先生
游龙川霍山
游和山岩
为己歌
述怀用石屋山居韵 其一
丙戌除夕与恽仲升居士 其三
淮上遇雨步韵怀朱蓼水先生 其二
神光山
读曾旅庵居士诗述怀
述怀用石屋山居韵 其二
和中峰山居
还家述怀示能绍儿
寓霍山喜池直夫居士见访 其二
与罗文止
送岳石梁先生督学闽中
庚午仲夏重游祥云岩示印期印超印致诸子
山居用石屋韵 其一
閒唱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其二
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
别匡山归宗寺半偈
勉学人修行
紫金山喜得卧云窝
游大帽山 其二
五子山咏 其二
武林别西生之苕中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其一
游大帽山 其四
木陈禅者来宝成寺方丈适道人还居士相作偈戏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