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四大是假合,何况四大外。假者是色身,外者是财贿。
可怜世上人,说与终不会。相争一文钱,费却多少气。
诸禅人散灰 其三
迢迢万里别西川,要学诸方五味禅。昨日焦山山下死,剑门关上月重圆。
既是焦山山下死,因什么却向剑门关上月重圆。
究竟光明终一体,任他寒影落千江。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深禅师
南山拾得劫初铃,乡曲谁人会此声。拨转海门关棙子,云楼月殿一时成。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四
瑞气氛氲锁梵宫,嵯峨宝塔倚高空。檐楹金碧光相照,尽落山僧一顿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九
炭头今日地炉开,涩雨悭风恼破怀。老僧向火吃酸豏,谁管檀那来不来。
拟寒山寺 其八十六
人身苟无业,生死何足疑。生也不须恋,一亦不须悲。
一身真逆旅,万事皆儿嬉。请来绿岩畔,与君歌紫芝。
至禅者求偈 其二
玉偈金言一扫休,已灵不重圣何求。无常煞鬼难吞处,祇为渠侬得自由。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六
赵州门户,都无关锁。侍者粗心,当头蹉过。灵利沙弥,珍重便行。
这里下一转语,夜深归堂向火。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
洞山麻三斤,斤两不谩人。语稀难问事,貌古易传神。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八
有一皆伎俩,尽是人妄想。少府打手力,笑杀韩官长。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六
朝日忙忙打个球,生来念念不停流。若知落处无踪迹,始会云门六不收。
示小师行脚
古人只蓄两枚针,夏葛冬裘逐旋寻。汝辈盛年脚力健,好携复子历丛林。
谒法报庵主不值
道人云出山,轩窗有佳趣。松竹自说法,客来点头去。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
资福一窍,最玄最妙。直下会得,教你冷笑。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二
辛苦置田园,岁收五千斛。死了付儿孙,儿孙享其福。
忌辰饭十僧,纸钱烧一束。人生为子孙,所得何纤粟。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珍禅师
末上开山师最劳,栽松种竹意何高。舟横断岸无人识,几度因风弄海涛。
劝晨朝食素
未能遽断荤和酒,且结晨朝清净因。省费省缘兼惜福,灵岩此语太饶人。
诸禅人下火 其一
初秋夏一时,衲僧多欲去。不搭陈梢船,便行泗州路。
横担拄杖气如云,万水千山都不顾。昨日通川方上入,随例茫茫把不住。
把不住,为君说个临歧句。枯木岩前差路多,剔起眉毛著眼觑。
一身恍若风中烛,百岁端如水上沤。未到衲僧平稳处,临行那得不生愁。
颂古三十首 其五
走下禅床行一转,看了如来五千卷。婆子年高眼尚明,夜深月下穿针线。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四
寒来共向无烟火,饭了同烹雪色茶。饱食高眠无一事,不知何以报官家。
题一笑庵 其一
旋转茅茨蔽雨风,土床蒲荐自雍容。荣枯过眼人间事,尽付山僧一笑中。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二
枯骨颂 其五
示襄禅者
拟寒山寺 其四十九
因读法华经至火宅喻不觉一笑因书偈示孙主簿
拟寒山寺 其八十九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二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七
结茅包山寄孙彦孚主簿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三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一
丁忠训妻与女同下火
拟寒山寺 其七十
送广法初长老下乡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
退步 其二
送正禅者归为本师起塔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五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五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伦禅师
拟寒山寺 其二十
拟寒山寺 其一○五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二
法照大师求偈
睡起戏题
和规和尚 其四
拟寒山寺 其二十八
因胜澄禅师下火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十
题也休庵 其一
拟寒山寺 其六
和尧峰泉老 多境岩
拟寒山寺 其一○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
送全禅者为普慧胜长老专使下书回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六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吊王观察 其二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祖印悟禅师
法逸云尝记堕城时番人追逐时回观平江变为瓦砾时只此便是息心处也 ...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
洞庭十二偈 其十一
和尧峰泉老 清辉轩
拟寒山寺 其九十
拟寒山寺 其一三六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一
示求禅者
沙门破二见
偈二首 其二
拟寒山寺 其六十九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