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有人好臧否,信口乱比况。张三小有才,李四大无当。
终日品藻人,不知是虚诳。自己一灵物,抛在粪堆上。
拟寒山寺 其十八
忽闻贼杀人,吞声眉已皱。不知杯中羹,甘肥自何有。
汝身既怕死,物命亦爱寿。彼此莫相杀,且要无身后。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一
一钵迢迢历数州,朱门白屋信缘求。如今茧足归来也,自在沩山一牯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二
隈岩傍水养衰残,不谓虚名落世间。到此更无回避处,只应笑倒石公山。
因读法华经至火宅喻不觉一笑因书偈示孙主簿
梦里分明有火殃,觉来心地本清凉。三车亦为儿童设,想见瞿昙别有方。
拟寒山寺 其一一六
更有一般僧,因果殊不顾。心里似屠沽,口中呵佛祖。
心口不相应,佛祖岂容侮。投子与赵州,肯踏名利路。
拟寒山寺 其七十四
一日日知衰,一年年觉老。唯有贪爱心,顽然如壮少。
临行念子孙,垂死顾财宝。世间此等人,可哀不可吊。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七
拳手相交不可为,粗豪非是出家儿。遭人唾面须揩却,到底饶人不是痴。
拟寒山寺 其八十五
求名趋于朝,求利入于市。古今朝市间,相争如鼎沸。
不如归山林,揩磨自心地。心地若分明,名利如唾涕。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
奔驰光景几翻春,何事临风一惨神。柳绿桃红依旧在,今年不见去年人。
幸然明似镜,向用曲如钩。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四海五湖人,慧林同禁足。譬如学牧牛,身心要淳熟。
常耕自己田,莫犯他人谷。一句若参差,九旬何面目。
示纯禅者
故园我别已多时,见子犹能略展眉。见语每闻聊发笑,客情无复更生悲。
寻师慎勿贪眠食,立雪终教彻髓皮。毕竟禅家外文字,之乎者也不须知。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四
红日三竿高枕处,黄粮一钵饱斋时。分明千圣排肩立,不肯承当过在谁。
题寒食花
寒食花无数,寂寥草莽同。只因颜色少,留得老山中。
少艳人稀赏,无香蝶不知。人心尚红紫,争看醉西施。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
洞山麻三斤,斤两不谩人。语稀难问事,貌古易传神。
包山开井
山骨凿深六十尺,石中泉眼始方开。后人饮水知来处,曾费山僧心力来。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四
宗门标致久凄凉,佛鉴山头又坐亡。昨夜灯前即屈指,不知谁解整颓纲。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五
一居丈室,家风壁立。把断重关,有谁敢入。直饶铁眼铜睛汉,也是门头户底人。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六
出家不断荤和酒,枉在伽蓝地上行。到老心田如未净,菩提种草亦难生。
和尧峰泉老 偃盖松
寒松门底如张盖,招引嘉宾眼倍青。方丈老人迎送少,未应因汝下幽庭。
诸禅人散灰 其六
宣州隆上人,丛林游历遍。一入焦山门,便下延寿院。
终朝何辘辘,吃药都无验。火后一茎茅,众人皆总见。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省缘 其三
拟寒山寺 其一○○
和蔡相面壁轩 其一
枯骨颂 其四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四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
谒法报庵主不值
拟寒山寺 其一二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三
吊王观察 其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八
小师般砖造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三
拟寒山寺 其八
侩道成于金山住破屋一间有不下山戒喜其孤洁赠之以偈
拟寒山寺 其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三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八
吴保义求偈
行者下火
拟寒山寺 其一一五
拟寒山寺 其一四三
诸禅人散灰 其五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
资福遣土地出院 其三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
拟寒山寺 其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五
题也休庵 其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九
拟寒山寺 其一三○
拟寒山寺 其六十
孙保义求偈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九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一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三
偈三首 其三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八
题也休庵 其二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三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六
魏先生下火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一
洞庭十二偈 其九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八
颂古三十首 其十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