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偎岩傍水我甘老,垂手入廛公正时。异日归来同粥饭,折铛不用倩人提。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四
红日三竿高枕处,黄粮一钵饱斋时。分明千圣排肩立,不肯承当过在谁。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八
滔滔生死海无涯,绿鬓朱颜未足誇。五蕴山头云散后,不知明月落谁家。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亦不得,得亦不真。
修是他心,不如自性。自性清净,即是法身。
手植小松
小松盈尺已凌云,肯学芬芳桃李春。想汝龙鳞合抱日,老僧应是再来人。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四
北风如箭射庭除,冷落禅门一物无。多谢诸人相暖热,殷勤为我作开炉。
老僧来慧林,四见书云节。不解巧逢迎,岂敢多饶舌。
瞋即听你瞋,拙即从我拙。要透祖师关,放教心地歇。
若不歇,腊月三十日,一时都败阙。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八
夜来看上元,一觉到天晓。纸被暖如春,被底呵呵笑。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
数间茅屋不堪忧,底事来为粥饭头。赖有劫初铃子在,随贫随富自风流。
拟寒山寺 其三十一
有人好臧否,信口乱比况。张三小有才,李四大无当。
终日品藻人,不知是虚诳。自己一灵物,抛在粪堆上。
孙保义求偈
省缘知足常安乐,广费多求损道情。闹市门头祖师意,放教心地坦然平。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四
宗门标致久凄凉,佛鉴山头又坐亡。昨夜灯前即屈指,不知谁解整颓纲。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一
衲僧不用看他灯,自有从前一盏明。坏衲蒙头面壁坐,灵光射破铁围城。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三
顺天门外古招提,烂熳春光照锦溪。物物更无心外法,个中能有几人知。
和信和尚 其一
一身彼此转蓬样,百岁光阴交臂间。底事石梁成邂逅,烽烟影里得馀闲。
和尧峰泉老 白龙洞
古洞深沉莫敢窥,森阴草木野云飞。白龙何处淹头角,天下苍生望汝归。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七
一人会上竿,一人会穿井。伎俩虽不同,总是一般病。
若人识得这般病,衲僧鼻孔都穿尽。
拟寒山寺 其一三四
佛为大医王,留经治众病。众生虽读经,展转不相应。
病是贪嗔痴,扫除爱净尽。贪嗔痴不除,无缘了真性。
拟寒山寺 其二十二
美食意生贪,粗食心起怒。喃喃嗜饱满,殊不知来处。
人生一饭间,贪嗔痴悉具。智者善思惟,莫为餔啜误。
拟寒山寺 其八十四
世人皮底黠,肚里没头痴。只取眼前乐,不忧身后非。
眼前乐不久,身后苦多时。愿君早为计,后悔恐难追。
拟寒山寺 其三
寒山三百编,言淡而有味。论心无隐情,警世多逆耳。
下士闻之嗔,上土读之喜。翻笑老闾丘,对面如千里。
劝食素
吃肉何如咬菜根,且图身口戒香薰。莫言死后无因果,八两须还他半斤。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一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三
洞庭十二偈 其一
送全禅者为普慧胜长老专使下书回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六
谒法报庵主不值
洞庭十二偈 其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一
送正禅者归为本师起塔
和尧峰泉老 观音岩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六
和尧峰泉老 清辉轩
拟寒山寺 其十五
拟寒山寺 其一三二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二
吴保义求偈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九
拟寒山寺 其九十四
题一笑庵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一二九
省缘 其四
颂古三十首 其十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二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伦禅师
题孙主簿真庆阁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祖印悟禅师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八
枯骨颂 其二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十
诫杀偈十首 其五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
拟寒山寺 其一○四
寄实相院主
颂古三十首 其十四
资福遣土地出院 其二
诸禅人散灰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四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 其一
退步 其一
洞庭十二偈 其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一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四
拟寒山寺 其四十一
魏先生下火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七
念弥陀颂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