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末上开山师最劳,栽松种竹意何高。舟横断岸无人识,几度因风弄海涛。
和尧峰泉老 妙高峰
下视群山尽子孙,孤高直与月轮分。善财不用别峰觅,只此休时见德云。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二
妙句玄言一切休,只看露地一头牛。忽然鼻孔芒绳断,吼月耕云便自由。
拟寒山寺 其十九
忍人喜啖脍,砧几膏血洒。想见鱼痛时,正似人遭剐。
咀嚼称珍奇,恻隐略无也。影响恐非遥,不在九泉下。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七
因果如影响,毫发无差错。啖炙僧肠穿,指熊樵臂落。
兽面心有仁,人面心有恶。天地终不容,立见身消烁。
拟寒山寺 其六十五
世人怕说死,说着死便讳。及期死到来,老眼先垂泪。
恋妻复恋妾,见神并见鬼。不入祖师门,痴迷直到底。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七
世人黠是痴,忘身多为口。拚命吃河鲀,忍臭餐石首。
年年江浙间,药杀十八九。自云直一死,佛亦不可救。
答高道人二首 其二
砂盆打破化为尘,始是撑天拄地人。举世只言身是幻,不知谁是幻中人。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九
今朝一阳生,明日便数九。张三依旧肥,李四从来瘠。
吃尽天下药,旧病依前有。用尽自家心,笑破他人口。
手植小松
小松盈尺已凌云,肯学芬芳桃李春。想汝龙鳞合抱日,老僧应是再来人。
和规和尚 其三
但得茅檐春睡足,何须石室较筹盈。遥知别后多萧散,坐听松风万壑清。
示求禅者
灵光一点自分明,照破众生违顺情。拶看通身开正眼,方能日午打三更。
示小师行脚
古人只蓄两枚针,夏葛冬裘逐旋寻。汝辈盛年脚力健,好携复子历丛林。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二
是柱不见柱,一句超今古。夜来石公山,有个欢喜处。
送珍禅者
湖边看子上归舟,林底初惊一叶秋。要似羚羊长挂角,莫教猎犬得踪由。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二
二时普请宜先到,众手能为事不差。讽取如来经一卷,都胜闲话口吧吧。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七
才见仲冬初,不觉又月半。光景急如梭,人情忙似钻。
白发鬓边添,朱颜暗里换。名利竞头争,好事无人看。
腊月三十日,饶你是铁汉。觉花有种无人种,心火无烟逐日烧。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五
惆怅钟山老水牯,去住纵横无必固。拔禊抽钉二十年,咬尽生姜呷尽醋。
有时贫,有时富,谁会南山狗咬虎。纷纷衲子数如麻,不知谁解吞蓬句,听取焦山重指注。
若道钟山有句,大似如藤倚树。若道钟山无句,正是沈埋佛祖。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四
过去事如梦,了然无罅缝。要当做梦时,便作觉时用。
未来事如电,有无不可见。莫将希望心,昧却娘生面。
见在事如云,目前仿佛有。安得东南风,吹散西山口。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一
四年两受官家敕,玉璨珠华耀海门。鼓舞尧风聊自愧,不知何以答君恩。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
一等出家为弟子,事师如事在堂亲。添香换水宜勤谨,自有诸天鉴照人。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题也休庵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三
孙保义求偈
诫杀偈十首 其四
拟寒山寺 其四十一
拟寒山寺 其四十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三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七
至禅者求偈 其二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三
题杭州西湖可堂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一
田六娘子下火
拟寒山寺 其七十五
答高道人二首 其一
拟寒山寺 其六十四
拟寒山寺 其十八
示皎禅者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二
拟寒山寺 其七十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二
诸禅人散灰 其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
示纯禅者
资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师去以偈却绝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三
行者下火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八
拟寒山寺 其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四
念弥陀颂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二
李都事求偈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八
资福训童行颂 其四
吊王观察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三
贪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九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五
和尧峰泉老 白龙洞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八
拟寒山寺 其一一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七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一
拟寒山寺 其四十三
和尧峰泉老 偃盖松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二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六
初至包山大雪戏题
退步 其九
拟寒山寺 其三十三
拟寒山寺 其二十一
退步 其二
退步 其十二
诸禅人下火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