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资福一窍,最玄最妙。直下会得,教你冷笑。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
红杏枝头小雨乾,东风特地作春寒。祖师门户无遮障,祇要时人著眼看。
寄实相院主
乞得包山古寺基,竹窗松桧作幽栖。何时一棹来相访,说尽人间万事非。
示师勤
出家毕竟事如何,超越情尘敌死魔。莫向丛森贪饱暖,百年光境等闲过。
拟寒山寺 其七十二
恶人骂善人,善人总不对。善人若还骂,彼此一智慧。
不对心清凉,骂者口热沸。正如人唾天,迁从己身坠。
拟寒山寺 其六十四
人云我聪明,识尽天下理。逐日弄精魂,长年钻故纸。
自家一个心,殊不知落地。及乎死到来,看你无巴鼻。
省缘 其六
学道先须要省缘,浮生傀儡暗抽牵。机关用尽成何因,赢得三涂鬼火煎。
答葛待制 其一
与君同鞭洞庭山,此个因缘非等闲。好记灯前一句子,莫教流落向人间。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
有问有答周遮,无言无说话堕。直饶顽石点头,争似归堂向火。
念弥陀颂 其四
业报差殊事不同,劳生何地出樊笼。欲知自性弥陀佛,在汝朝昏一念中。
家中四威仪 其一
家中行,寻常违顺不须争。若知步步无阶级,何必莲华脚下生。
拟寒山寺 其一二七
莫嫌门户少,转富转心劳。夜怕奸偷至,时防风火烧。
名高招谤重,财积致谗饶。外物多为累,令人思许巢。
诸禅人下火 其一
初秋夏一时,衲僧多欲去。不搭陈梢船,便行泗州路。
横担拄杖气如云,万水千山都不顾。昨日通川方上入,随例茫茫把不住。
把不住,为君说个临歧句。枯木岩前差路多,剔起眉毛著眼觑。
一身恍若风中烛,百岁端如水上沤。未到衲僧平稳处,临行那得不生愁。
拟寒山寺 其九十七
伤嗟富贵家,杀害无虚日。食羊割奶膀,烙鳖呼卒律。
物有千般痛,汝无一念恤。福力忽然终,黄连犹是蜜。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一
有求皆是苦,众生须要求。因名忘性命,为利起戈矛。
不足无时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无人替汝愁。
送炬禅者归宁亲
出门烟水正茫茫,体露金风木叶黄。父母未生前一句,不知何地是家乡。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一
主人公诺听我语,死生流转无停住。今日忙兮明日忙,灵光一点何时悟。
拟寒山寺 其一一六
更有一般僧,因果殊不顾。心里似屠沽,口中呵佛祖。
心口不相应,佛祖岂容侮。投子与赵州,肯踏名利路。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
奔驰光景几翻春,何事临风一惨神。柳绿桃红依旧在,今年不见去年人。
幸然明似镜,向用曲如钩。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八
云笼大野,迦叶攒眉。雨洒长天,空生下泪。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六
大悲时时降生,诸佛头头无间。者里裂破面门,荐取通身手眼。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五
退步 其五
因首座求偈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八
拟寒山寺 其十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七
拟寒山寺 其四十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
洞庭十二偈 其五
颂古三十首 其十九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九
结茅包山寄孙彦孚主簿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三
侩道成于金山住破屋一间有不下山戒喜其孤洁赠之以偈
初至包山大雪戏题
题也休庵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三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八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五十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一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七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佛印禅师
乞退慧林寄佛果禅师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二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九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一三五
拟寒山寺 其九十二
洞庭十二偈 其四
洞庭十二偈 其八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十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四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四
拟寒山寺 其六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三
彦强求偈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八
和规和尚 其三
家中四威仪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一○○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九十四
拟寒山寺 其四十八
枯髅酒色财气颂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一四四
拟寒山寺 其三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四
和尧峰泉老 西隐
洞庭十二偈 其十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