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梦里分明有火殃,觉来心地本清凉。三车亦为儿童设,想见瞿昙别有方。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深禅师
南山拾得劫初铃,乡曲谁人会此声。拨转海门关棙子,云楼月殿一时成。
题孙主簿真庆阁
黄卷展开共佛语,青山长对伴僧禅。一炉香尽文时过,浮世何人有此缘。
李都事求偈
棒头笔下宜精审,打锁敲枷好用心。成佛作祖只这是,劝君不用别追寻。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四
宗门标致久凄凉,佛鉴山头又坐亡。昨夜灯前即屈指,不知谁解整颓纲。
拟寒山寺 其一三五
贪夫如扑满,不虑满时祸。未盈犹可存,已满终归破。
君看石齐奴,不义蓄财货。吃剑为绿珠,至死不知过。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五
云门一枚糊饼,天下衲僧咬嚼。若非铁作牙关,往往完圞吞却。
吞时易,吐时难,莫道从来曲一般。踏看韶阳关捩子,方能平地起波澜。
和规和尚 其三
但得茅檐春睡足,何须石室较筹盈。遥知别后多萧散,坐听松风万壑清。
拟寒山寺 其五十五
世上聪明人,必欲闻其过。不知是业牵,却云合恁么。
因果镜中容,容岂非是我。阴报最分明,不论官职大。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五
诸寮供过要精勤,扫地装香莫厌频。事众若能常谨切,身心方是出家人。
送印禅者
要如璞玉深藏器,莫比囊锥立露尖。随处关门安稳坐,不妨终日口如钳。
偈二首 其一
只是旧时行李处,等闲举著便郩讹。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一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道透长安。一条大路平如掌,自是时人措足难。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五
夜来春睡烂如泥,禁漏声残总不知。翻忆南泉好言语,如斯痴钝也还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八
六年扫洒皇家寺,一日君恩得游还。拄杖重挑旧瓶钵,者回信脚入青山。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三
虎穴门前曾宴坐,龙床角畔去谈禅。睹人莫苦生离思,风月从来共一天。
示皎禅者
世事不中回首看,湖山他日为吾来。草衣木食相陪过,肯把柴门取次开。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佛陀逊禅师
转方作圆,辉今耀昔。龙袖三关,金锤一击。五十馀年,胁不至席。
逆鳞句,阿谁识,生死观来如戏剧。
拟寒山寺 其八十五
求名趋于朝,求利入于市。古今朝市间,相争如鼎沸。
不如归山林,揩磨自心地。心地若分明,名利如唾涕。
和信和尚 其二
喜君胸次冰壶净,道富身贫只我谙。利火名汤方鼎沸,看人终日手争探。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四
寒山痴里放奸,布袋闹中打鬨。众生业识茫茫,几个眼睛定动。
要知祖师妙门,毕竟不离日用。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四
枯骨颂 其四
次日有鹊巢于庵前枣树上树高数尺因笔戏题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五
和尧峰泉老 西隐
资福训童行颂 其九
拟寒山寺 其四
念弥陀颂 其二
题杭州西湖可堂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九
拟寒山寺 其一一四
拟寒山寺 其三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
拟寒山寺 其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
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 其一
退步 其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一
拟寒山寺 其一三四
家中四威仪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一三二
拟寒山寺 其八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三
拟寒山寺 其九
送暹禅者出京
诸禅人散灰 其三
洞庭十二偈 其五
拟寒山寺 其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三
劝食素
洞庭十二偈 其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八
拟寒山寺 其四十五
题吕城接待院
拟寒山寺 其九十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四
枯骨颂 其五
拟寒山寺 其二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七
拟寒山寺 其四十六
洞庭十二偈 其十
念弥陀颂 其三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二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一
退步 其二
和尧峰泉老 妙高峰
田六娘子下火
示师勤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一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七
阅佛鉴禅师语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