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黄犬见人喜,未唤先掉尾。长年护汝家,深夜不敢睡。
无罪忽见烹,此理恐未是。细推犬有功,却叹人无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五
休休休,放下著,无量劫来灵性恶。只知贪爱黑如云,一段光明都昧却。
休休休,放下著,浮生不用多图度。荣华富贵总成空,到头唯有无生乐。
拟寒山寺 其六十六
六十休造屋,七十莫置衣。纵然得受用,能得几多时。
身心要早歇,准拟与死期。正如人远出,预辨者便宜。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九
佛从大悲心,流出十二部。琅函与玉轴,遍满河沙数。
言言皆妙药,字字超今古。譬如优昙花,百劫难遭遇。
又如大明灯,能破黑暗处。又如智慧力,能断无明树。
又如璎珞珠,能使人丰富。茫茫尘世人,急急走如兔。
不觉老到来,未尝开眼觑。独有花评事,信向颇坚固。
命我无心人,转此诸佛语。浮生一百年,正如草头露。
上床鞋履别,保朝不保暮。少吃两块肉,多烧香一炷。
羊鹿牛三车,皆行此条路。鹤态云踪不定居,白沙一别半年馀。
焦山脚下重相见,记得当时事也无。
送暹禅者出京
毕竟归山是胜游,道人阅世本无求。小舟东下轻如叶,回首红尘一笑休。
寄东禅玿和尚
闻坐天童上板头,深挑痛劄未应休。吾门直截无窼臼,家破人亡始自由。
贪
学道先须不要贪,贪心障道使人凡。祖师一味无求法,流落人间谁肯参。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一
人生重道德,不重多金银。金银润汝屋,道德光汝身。
金银生盗贼,道德息贪嗔。寻思富汉子,不如贫道人。
和尧峰泉老 妙高峰
下视群山尽子孙,孤高直与月轮分。善财不用别峰觅,只此休时见德云。
吊王观察 其二
临终一得老僧言,扫尽胸中事万千。回首荣华都似梦,便能谈笑死生前。
与俗兄相见
兄弟情深夙有由,死生岐路各须修。要知五欲坑中崄,万顷风涛一叶舟。
洞庭十二偈 其十一
人定亥,住山自有家风在。老来落得放心眠,人生莫被闲名碍。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五
傅大士种瓜,瓜熟人偷窃。以篮热园中,与偷便提挈。
偷儿感此情,再拜心服悦。无争与莫争,尽向慈门摄。
念弥陀颂 其四
业报差殊事不同,劳生何地出樊笼。欲知自性弥陀佛,在汝朝昏一念中。
退步 其二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门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睡起戏题
吃粥吃饭过,听风听雨眠。莫将安乐法,容易与人传。
拟寒山寺 其七十
善恶生汝心,汝心宜早戢。鹅烹语告人,狗死魂犹泣。
警诫甚分明,愚耳终不入。苦果一朝熟,恐君悔不及。
和尧峰泉老 偃盖松
寒松门底如张盖,招引嘉宾眼倍青。方丈老人迎送少,未应因汝下幽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七
才见仲冬初,不觉又月半。光景急如梭,人情忙似钻。
白发鬓边添,朱颜暗里换。名利竞头争,好事无人看。
腊月三十日,饶你是铁汉。觉花有种无人种,心火无烟逐日烧。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
洞山麻三斤,斤两不谩人。语稀难问事,貌古易传神。
拟寒山寺 其一○五
世人多放逸,极力事侈靡。乐极悲哀来,福尽贫穷至。
天福尚有尽,世福岂一已。人多议论乖,享得是我底。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拟寒山寺 其一一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二
拟寒山寺 其九十六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七
送全禅者为普慧胜长老专使下书回
瞋
示敏禅者
拟寒山寺 其四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六
颂古三十首 其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枯髅酒色财气颂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一○三
拟寒山寺 其七
次日有鹊巢于庵前枣树上树高数尺因笔戏题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四
偈三首 其三
答葛待制 其一
因胜澄禅师下火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三
拟寒山寺 其五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
入定观音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八
拟寒山寺 其八十五
拟寒山寺 其五十
资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师去以偈却绝
拟寒山寺 其五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
法照大师求偈
念弥陀颂 其二
诸禅人散灰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七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伦禅师
吊王观察 其一
诸禅人散灰 其五
拟寒山寺 其一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五
拟寒山寺 其六
诫杀偈十首
拟寒山寺 其一二三
拟寒山寺 其九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三
拟寒山寺 其八十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
拟寒山寺 其一四一
拟寒山寺 其八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五
拟寒山寺 其二十八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