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一榻清风劳辗转,八砖閒日想徘徊。不须笑貌方相识,妙响还闻大似雷。
送纪宣教
名利场中化君子,偶得延平二高士。王子好谈兼好行,行如不及谈如倾。
此生根蒂果安在,宁复计校枯与荣。纪子忘知更忘说,行所当然孰云别。
坐间自有雷霆声,何事区区论标月。二子躬行人所稀,但恐东野无由随。
香炉峰前几时过,兴龙禅师故乡老。草堂夜话灯影寒,瞬息春风我先到。
初秋偶作
火行金候两犹争,扰扰蚊蝇自未平。云漏雨声蒸地爽,日含山色暮天明。
直须纨扇恩情断,始向篱花意态生。万里璧寒无一点,月明中看雁初横。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六祖
下种人来地有因,若非因地若轻陈。曾将此子教谁种,安解参同向吕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二祖
曾穷庄易到源渊,三教从来共本根。自到少林应已悟,后来谁为晓宗门。
次泠风阁之韵 其一
九龙峰下阁横秋,世上纤尘不可留。清伴夜蟾留醉客,细吹时雨走归舟。
天南从此载鹏往,山北与谁乘鹤游。已是逍遥何所待,上人高卧见蓬丘。
送王道观录事
一府观风郡督邮,试看鹰隼在高秋。黄花对酌新离别,白雪难思旧唱酬。
尘绪案头来扰扰,银河天上去悠悠。碧罗琢砚初离水,勤写瑰奇度阻脩。
题妙光堂
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
此景方中见,何人性上生。涵虚难立象,照物自无情。
宝鉴非镕就,灵珠乃混成。忽惊居士眼,一点与强名。
八声甘州(初秋)
平岚亭
平岚亭寄半天身,閒向栏干独倚频。往事有怀谁共笑,归云无意自相亲。
神仙窟宅幽明境,花木园林上下春。斗绝一台疑是此,不须低首看红尘。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四
尘中自适能无我,方外相知喜有君。静看古今搔首处,五湖风月万山云。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其二 石佛
兀若看经不记时,洞天虽近已忘归。谁知心印窥玄海,且看云霞体上衣。
减字木兰花·竞渡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一
比洁须延月,闻香不掩梅。载涂人艮趾,入领我咸脢。
觉华烟雨
丛林幽寂枕江隈,烟雨濛濛昼不开。过客不知兰若处,但闻钟磬数声来。
平山堂 其一
一隅不见古扬州,惟有平山尚自留。且看江南山色好,莫缘花月起闲愁。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一
万松虽落斧斤手,一径尚邀行路人。岭是松非休更问,逍遥巾下已离尘。
长乐宴遣贡士
贤能书扣九天门,安用区区更问津。周室笙歌声调古,孔庭诗礼指归新。
吟窥清璧还为侣,笑谢寒斋已作宾。烝我时髦尤利市,使君元是夺标人。
洞仙歌(暑中)
延平阁閒望 其一
歌管东西谁共乐,水云高下自相通。吟看忽到难吟处,望断天南色入空。
游灵芝僧房 其一
千顷烟波一亩池,柳堤收得小涟漪。谁家堤外寻幽去,渐渐歌声入渺瀰。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二
再寄及之 其一
读头陀安文颂
送衡州太守
东湖留题 鸳鸯渚
看山亭 其二
观潮 其二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宴琼林(木香)
菊花 其四
蝶恋花(月词)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喜迁莺·梅霖初歇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四
再游普光寺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满江红(东湖观莲)
延平阁閒望 其七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六
东湖留题 云门馆
松轩对雨有感
神宗皇帝挽辞 其一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
赠致政葛侍郎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一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二
会黄正臣
怀古堂有感 其二
浴灵芝院访照律师 其一
章银青挽辞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四
次常父著作曝书之韵
梅花 其五
舟行感旧
菊花 其三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二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将游苕溪先寄同志
瑶池月(云山行)
延平阁閒望 其二
灵壁游张学士园
次门下侍郎东省怀左丞之韵
渔者 其三
六祖传付偈颂 其九 初祖
观潮 其三
悼李承议
寄袁思与
桂枝香·插云翠壁
答仲时高轩小酌之什
万竹轩 其七
悼张公实
瑶池月(烟波行)
秋日有感 其一
送刘教授
题止止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