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

宋代 黄裳

照耀行人氅,光华钓叟台。书帷争白日,秋色改黄槐。

诗人黄裳的古诗

次曾德宣竹窗之韵

宋代 黄裳

导彼清泠泉,育此婵娟身。幽哉窗户间,猗猗窥鳞鳞。

有霜能独留,无德难相亲。乃闻曾子风,嗜好非今人。

舟行 其二

宋代 黄裳

两岸青山一水明,溶溶天上客舟轻。行人千载谁相望,谩扫幽岩记姓名。

神宗皇帝挽辞 其二

宋代 黄裳

一息捐朝野,春秋日正中。月明宫怨满,天远世缘空。

勇智贻王业,文章绍帝风。生民瞻不及,终日向遗弓。

和寄麻城饶令

宋代 黄裳

应向公馀饱看山,弦歌安用智閒閒。有为百里人同乐,无累三神风独閒。

虽隔春风长在想,尚期嘉什屡蒙颁。近来与物低昂少,多是聪明落静关。

喜迁莺(表海亭冬日闲宴)

宋代 黄裳

雕栏闲倚,瑞雪霁、浣出人间金碧。下想名园,芳心多少,欲占九州颜色。洞开路入丹汉,自是神仙真宅。寒吟外,看歌云舞雪,光阴难得。
谁共怀古意,东海一老,居易头垂白。自此英雄,功名相继,空有寂寥遗迹。圣贤电拂休笑,离合许多宾客。使君乐与人同,且对云门斜日。

郭将军挽辞 其二

宋代 黄裳

赳赳汾阳十世孙,胸中奇业与谁论。盖棺虽愧淩烟阁,犹有蕃豪说旧恩。

渔者 其四

宋代 黄裳

水云生计有谁拘,烟雨蟾光已自娱。得丧与鱼同所遇,垂纶何似且施罛。

东湖留题 其一 玩鸥亭

宋代 黄裳

水面浮沈聊自适,人心得丧便相疑。徘徊听我樽前唱,莫道机忘了不知。

饮意

宋代 黄裳

客尘来去路悠悠,眼外空花水上沤。一斗酒中藏混沌,荣枯谁更问春秋。

重九候拆号官

宋代 黄裳

倾耳西来御史骢,已惭秋月在尘笼。人间一笑谁能定,未必龙山失醉翁。

送胡君游洛

宋代 黄裳

得丧纷纷转群欲,谁及爱嵩三十六。有客忽自东南来,已为湖山饱双目。

逸兴不住皇州春,天津桥南酒初熟。长念花王司马坂,洛阳今寓谁家馆。

已闻香信满东住,嫔御相从水光畔。芳容须向盛时吟,昔也醉翁长恨晚。

谷雨且老黄鹂声,急上征鞍望瀍涧。送行诗句无纤尘,自有交游在霄汉。

藜苋肠中何所须,但愧银钩落香翰。看花知遗生,看山知养神。

妖奇怪丽九十种,未失东住助培壅。三十六峰元气清,独插太虚无古今。

道伦竹阁

宋代 黄裳

曾看孤山翠微麓,回环阁下千茎竹。醉吟先生唐室贤,洒落情怀出流俗。

赤城德士攀高风,特借嘉名榜山腹。雪霜难犯为心虚,直节凌云耸苍玉。

月华弄影无纤士,合有丹霄凤来宿。赵州庭柏如己知,扫却閒言且观独。

九年当作无生游,慎勿窥红堕私欲。况是天台掌仙箓,炼矿成金石龙谷。

落花流水好寻真,岂特萧萧阁前绿。

送陈知县

宋代 黄裳

握手州东花闹时,泻酒胸中如漏卮。各无官守竟信意,坐间只有春相随。

十年暌远何所得,但悟世情能守一。昨日小轩君不游,荷叶雨声池上秋。

明珠得丧百万斛,何虑炎蒸金欲流。一樽独对清都梦,可怜幽思无人共。

今日闻君马已西,不觉毫端得诗讽。汝阳县长多清风,壶中有客当相送。

神宗皇帝挽辞 其一

宋代 黄裳

奔逸三王后,忧勤七闰间。生灵千载会,造化一朝閒。

空致盘中露,应寻海上山。凤凰人恐到,不趁御龙还。

东湖留题 歌丰堂

宋代 黄裳

礼乐看公暇,阴阳报岁丰。四并当共乐,一气已相通。

欢笑壶天上,清虚色界中。可归犹待月,未放曲声终。

可喜年丰自忙少,岂特明明得欢笑。三乐光阴谁与知,但向鲁诗寻政要。

秦国夫人挽辞 其三

宋代 黄裳

慰使来三殿,浇觞走百官。送行千乘富,归宿万家宽。

自今腾空往,谁能入定观。晓堂终不见,谁展佛书看。

暑中 其一

宋代 黄裳

幽怀无处对秋阴,数叠云峰压翠岑。安得水边开一阁,莲花风信满衣襟。

圆石六题 其五 快览亭

宋代 黄裳

欲跨晴虚两腋风,曲栏干外意无穷。忘形独坐双岩下,遣兴旁观万象中。

数韵瑰奇聊自适,满怀清爽可谁同。飒然而下吾能赋,未必登临愧楚宫。

观潮 其一

宋代 黄裳

吴国人从越国回,两舠旗鼓急相催。悠悠二气已交感,隐隐一声还到来。

银汉风波生沆瀣,玉龙雷雨出蓬莱。周天安用莲花漏,自有潮轩与月台。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一

宋代 黄裳

风吹香信下丹霄,远望如云共戴尧。谁诣兽樽心谔谔,独赢经席气飘飘。

千灵已得回春律,万岁何须却老椒。弗愧阴阳开妙化,先天方许与公调。

黄裳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4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