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蜂蝶谩寻花后叶,功名犹寄鼎中羹。开樽好席瑶林下,香堕金卮得素琼。
贻李接士
接士初来鹤衣白,无事猖狂走南北。偶得秘诀烟霞间,鬼谷先生眼睛碧。
谓我当接王公谈,且与天庭二分术。傥来已感仙翁灵,占梦梦中宜自惊。
妙光照物乃是接,结庐归去南山青。
次张太保杜门自乐之韵
杜门无事日华长,应是狂歌入醉乡。闻得后园尤好景,不妨多计为春忙。
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何事骑龙不可攀,衣冠空自在人寰。诏遗夷夏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閒。
能使抱弓号百姓,岂劳求药问三山。元符事业谁相似,两汉须看凤露间。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
照耀行人氅,光华钓叟台。书帷争白日,秋色改黄槐。
寄五峰长老
自从南去失归期,海屿生涯祖一支。百岁尘缘谁尚在,五峰禅老独应知。
且看秋水呈千月,谩写云山寄一诗。邂逅有时言笑处,越王台下拥旌麾。
代探花郎 其二
鞭上芦花柳色中,匆匆须放状元红。东君已播芳菲令,莫倚雕栏待晚风。
泛淮
泛尽隋河乍入淮,数峰秋势旅眉开。此身未立如飞絮,愧向云山去又来。
谢惠香饼 其一
清分馥馥南州饼,静对绵绵北海云。欲晓博山来入被,祥烟尤惬梦回闻。
清阴堂 其三
龙含雨意檐前过,日转花光席上来。小径深深尘不到,一樽多为逸人开。
寄题妙光亭
天边月下云初尽,江上潮来风已定。两物无情岂有期,但见圆光非远近。
潮回月落杳难寻,元无此景何须问。沙北渡头人自忙,谁为山翁说真性。
涤除尘垢无少休,他日危楼与君凭。
松轩对雨有感
田无数亩难回首,士少高风易折腰。古往人非秋自老,松轩吟对雨潇潇。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二
俄抛中馈世缘空,君子休悲老未同。不负大宁身后计,道山人出凯风中。
寄题澄虚阁
栏槛天都近,池塘水鉴平。微风晴后寂,孤月夜来清。
大象莫能破,纤尘何处生。湘灵谁为感,一曲谩分明。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二祖
曾穷庄易到源渊,三教从来共本根。自到少林应已悟,后来谁为晓宗门。
降虏来朝次叶尚书韵
顽虏劳戎索,神机屈睿谟。鹰鹯临远帐,狐兔落清都。
勇逐龙韬丧,惊随虎士趋。瞻天蒙覆育,涂地脱须臾。
即看宣登版,何烦禹泣辜。但闻多属国,五凤似元符。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一 初祖
天游杳杳海漫漫,无有无无是道观。大法药兼心地要,两门都作混成看。
满江红(东湖观莲)
哭陈商老
浮云前事定,壮志此生休。梦冷水中月,文高天上楼。
冥冥谁造物,衮衮自封侯。南国一缄破,西风双泪流。
双源六题 其五 重莲轩
宛转双源花在处,花叶重重瑞炎暑。日光相照铅华鲜,翠盖纷纷拥红女。
不贪青子老芳容,薰风偷出香无数。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随水去。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北堂旁立两青衫,六十春风惬笑谈。追远亭前思不见,怨随霜露满山南。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送邓元孚 其三
通道瓢吟
送都钤郭太尉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
俞法曹挽辞 其一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洞仙歌(暑中)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八声甘州(初秋)
题水云村
觉华烟雨
长乐宴遣贡士
简政堂
贻刘先生
喜张公实至
友人垂钓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一
喜迁莺(表海亭冬日闲宴)
流沟山
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韵 其一
秋日有感
新荷叶(雨中泛湖)
送方在元赴固始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一
送满龙图守奉化
简元舆祠部 其二
泛舟钱塘西湖 其四
浴灵芝院访照律师 其一
题乡老堂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送纪宣教
送胡君游洛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一
戏寄南华翁 其三
曾鲁公挽辞
酬罗正之提刑城东赏花之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
悼陈伯修殿院 其三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二
神宗皇帝挽辞 其二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酬子明冬后出思正夏中
桂枝香·插云翠壁
试院呈同事 其二
贻儒生
题桃花菊
六祖传付偈颂 其九 初祖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七 初祖
途中重九
东湖留题 云门馆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一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二
东湖留题 水鉴亭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悼张公实
醉经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