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骎骎车盖与云参,控景金浆尚未酣。穿过竹林何处乐,龙山前有集虚庵。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一
文科名峻归宁日,卿部官高致养时。罔极是恩谁报得,更缘霜露有馀悲。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五祖
情种俱收入混成,还并四事得无生。字虽不识人休笑,壁上留题已可惊。
宴琼林 其一 上元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
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
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軿且驾。
思曾侍、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三
望湖楼上与云齐,下视银河一道低。好是水边歌舞后,绮罗人在画栏时。
瑶池月(云山行)
寄鹅湖佛智长老
十年光景一回头,闻住鹅湖且六周。堂上雷鸣通妙用,鼎中龙伏得真修。
报恩香篆云山晓,传法心涵水月秋。莫笑紫玄翁未去,已怀烟浪作扁舟。
与南京留守
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吹嘘寸草风犹在,倚傍长松梦未休。
借取谩劳闽士论,召还聊寄宋王州。宿源洞里南湖上,似得双溪有乐不。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六
就下深趋坎,凭高杪寄桅。四垂才密密,一望已皑皑。
双源六题 其五 重莲轩
宛转双源花在处,花叶重重瑞炎暑。日光相照铅华鲜,翠盖纷纷拥红女。
不贪青子老芳容,薰风偷出香无数。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随水去。
寄题澄虚阁
栏槛天都近,池塘水鉴平。微风晴后寂,孤月夜来清。
大象莫能破,纤尘何处生。湘灵谁为感,一曲谩分明。
寄李潜夫
去去仙舟住处閒,吴王台下虎邱山。日边孤客遥相忆,聚散空悲梦往还。
西归亭
衣法传来几度春,少林堂上悄无闻。两忘养就空兼色,独步西归一片云。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送林疑独教授
犹记龙津曾把手,閒对云山一樽酒。谈高稍犯禅师疆,遥指青尖露疏牖。
璧水起人新思浓,旁释奇文到科斗。自笑山翁缄默多,来处长疑抱真叟。
君虽健语犹相人,乃欲同归上忠厚。假合此生尘已多,肯复随流逐人后。
再喜相逢春意中,忽见天机在杨柳。幽花野水时可寻,赶马长须有罍鋀。
柰何汴洛贪送人,扫荡顽冰一梭走。义在人心难可欺,浮玉山南望风久。
游吴有作 其四
俸入未辞聊助道,客来多避为忘机。一帆风起鲈鱼兴,到是秋时恰正肥。
寄懒散子 其一
此生知了梦初残,行客游尘入道观。兴去谩穷山一径,睡来才起日三竿。
游灵芝僧房 其一
千顷烟波一亩池,柳堤收得小涟漪。谁家堤外寻幽去,渐渐歌声入渺瀰。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八十三年妇德成,綵衣欢笑过浮生。含虚台上寻仙侣,濑口愁人月自明。
六祖传付偈颂 其九 初祖
精传神气一传精,性命于中附会成。道世浑沦窥不破,更从何处觅无生。
贻刘先生
势利交游聚与分,会真堂上合离群。形骸外索难为侣,风义中寻偶得君。
水鉴秋来宜泛月,桃源花后且穿云。此生已是龙山客,高论相过我欲闻。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八
次张太保杜门自乐之韵
贻如祖大师 其二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三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三
东湖留题 水鉴亭
喜迁莺·梅霖初歇
双源六题 其一 水阁
藏春峡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一
仙会楼
次常父著作曝书之韵
寄懒散子 其二
延平阁閒望 其六
暑中 其一
渔者 其四
宴春台(初夏宴芙蓉堂)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六祖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六祖
贺拜罢南郊献诗
再寄及之 其一
游吴有作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锦堂春/锦堂春慢 玩雪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一
送延平太守
双梧堂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
送纪宣教
贻如祖大师 其四
题南华洞
永遇乐(玩雪)
送陈季甫
访曾君施不值
留题琴轩
湖上閒赋 其五
九日游尧山
东湖留题 驻兴桥
澄清轩
东湖留题 歌丰堂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二
降虏来朝次叶尚书韵
冬后 其三
登汴堤
石榴庭院有感
赠方外士
岁暮偶成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二祖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瑶池月/瑶台月 其一 云山行
游吴有作 其三
钱塘山居早起
渔者 其三
送都钤郭太尉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四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三
松轩对雨有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