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导彼清泠泉,育此婵娟身。幽哉窗户间,猗猗窥鳞鳞。
有霜能独留,无德难相亲。乃闻曾子风,嗜好非今人。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二
眼明身健莫扶持,遽向华堂看綵衣。已共月明无认处,孝思休踊盖棺时。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一
翁子归来第八人,越王家国再逢春。悠悠千骑溪南路,今日荣誇到剑津。
再游普光寺
春来时,春红照我衔清杯。老僧朴野自合道,只从一笑忘形骸。
秋时到,诗翁清瘦秋容老。吟成兴尽可以归,一雨岩前恰初过。
劳生自适能几人,白云流水谁相亲。黄金满屋莫使悟,悟便输他方外春。
赠葛侍郎
三品显官知分退,数株灵草对春栽。已驰吏政青编上,却御仙风紫府来。
琴写幽怀心火息,酒陶和气面花开。应怜仕路多华发,不把松云为己催。
长乐閒赋 其六
地傃东南一角垂,百川梦处势随堤。满帆风力人航海,七日游吴尚说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八 六祖
大事从来夙有因,太空全是气精神。牟尼莫怪无人问,作用皆云已得真。
酬友人见寄
才得新诗写我忧,荆溪何日与君游。久为江国三年客,长忆仙公一洞秋。
共有幽怀堪把手,谁无忙事且回头。忽乘清兴拿舟去,准拟香笺作唱酬。
送林疑独教授
犹记龙津曾把手,閒对云山一樽酒。谈高稍犯禅师疆,遥指青尖露疏牖。
璧水起人新思浓,旁释奇文到科斗。自笑山翁缄默多,来处长疑抱真叟。
君虽健语犹相人,乃欲同归上忠厚。假合此生尘已多,肯复随流逐人后。
再喜相逢春意中,忽见天机在杨柳。幽花野水时可寻,赶马长须有罍鋀。
柰何汴洛贪送人,扫荡顽冰一梭走。义在人心难可欺,浮玉山南望风久。
谷林亭
竹也中虚谷也虚,两虚相得闹中无。月来风动时尤好,那更高人也自如。
赠天台禅鉴
逸兴东西自难卜,快可追风白花足。巾飘飘,蓑蔌蔌。
每引三杯通道瓢,即陈一阕离尘曲。独忘怀,人注目。
恐是秦渔来混俗,落花流水难拘束。几度桃花春又复,戏玩人生荣与辱。
石火光中寄此生,故山休问归迟速。东秦别后无行踪,忽见回辕自西蜀。
二十光阴一转头,新白已能班旧绿。偶怀起灭寒生粟,盖亦超然坐观独。
便望云山归去来,无生之师在岩谷。由禅而入从真修,休效诸山编语录。
如来藏里磨尼珠,走上玉炉光断续。螺髻明,鹊巢惊。
向死生中脱死生,象罔得之方始灵。扫除物我双何有,怀抱乾坤一混成。
十三位上窥忧喜,正法眼开无处避。是时人道真仙子,方尚图中旧行止。
湖上閒赋
钱塘吴之雄,西湖乃其贰。晴虚混高下,寒光堕苍翠。
俯仰睨澄澈,融结会幽邃。日月司晦明,烟云管开闭。
楼阁生有无,尘凡换奇异。素蔼俄包藏,物象已非二。
中有虚一子,四顾银色世。云罅漏馀晷,稍盛却阴翳。
遽回天汉明,收摄何所置。近影认遥碧,故态献新媚。
振羽鹭初起,一苇出天际。大巧现奇画,人欢发幽思。
杖履秋林深,弦管春波细。名字人不知,閒藏洞霄吏。
寄王之道
兰陵为别又多时,花月妖中想见几。乡国可怜犹间隔,客途何故更分飞。
身边无事乐虽乐,堂上有亲归未归。欲寄新文将远信,尚须勤苦到精微。
宴琼林 其一 上元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
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
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軿且驾。
思曾侍、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
市桥春涨
送春骤雨若倾盆,霁晓漫漫潦涨翻。自愧未穷观水术,石阑徙倚到黄昏。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一
乌台章疏风霜劲,璧水诗书日月閒。万事自来如义命,一麾谁去少湖山。
尝闻讼少公庭下,但见閒多宴坐间。明月几时随太守,香炉峰下看禅还。
湖上閒赋 其五
筛雨龙山淡淡烟,水帘遥在数峰前。问言居士庵何处,为指中洲有陆莲。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二
相见参来道已通,五城曾拆紫芝封。自从龙虎归根后,花簇云攒白玉峰。
送范子镇
东南有人不可攀,生轻义重人所难。此风彫落不复见,得公今日如芝兰。
千人忽堕风涛间,义气有感心生寒。以情论法不可枉,使法可枉吾宁閒。
兼遗物己为虚舟,遂授此属还平流。相逢鹰犬颜何厚,剑水闽山公不朽。
有恩流到墓中魂,无累乞寻林下友。得官西去心胆雄,帐下将军望公久。
此生义在公无惭,未到青云空白首。男子屈伸当有时,行置长缨远夷脰。
浩歌一阕公临政,马上东风曲堤柳。卯酒醺醺吹复醒,纤毫谩引无中有。
洒然得句谁其酬,寄我须烦置邮走。
荔子 其一
须知陈紫入吟看,能坐诗人碧玉盘。六月香肌无点汗,绛纱囊破水精寒。
渔者 其三
一叶轻舠住处清,荻湾鸥渚几曾荣。旁人莫笑鱼吞饵,此为生如尔为生。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四祖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其二 石佛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三
寄五峰长老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六祖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丰提刑理赴西蜀
道伦竹阁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二
矮松
泛南湖 其二
满江红·绿盖纷纷
送延平太守
将游苕溪先寄同志
东湖留题 鸿雁渚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寄懒散子 其二
神宗皇帝挽辞 其一
渔家傲(斜月)
郭将军挽辞 其一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二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六 初祖
游灵芝僧房 其三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蝶恋花(东湖)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一
八声甘州(初秋)
观试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六祖
仙会楼
浦城道中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留题琴轩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二祖
再寄及之 其一
舟行 其一
减字木兰花 竞渡
曾鲁公挽辞
代探花郎 其二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三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谢惠香饼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二 六祖
道中有作呈崔风子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四
延平阁閒望 其二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看山亭 其一
东山三题 其一 观莲亭
会黄正臣
赠致政张郎中
次门下侍郎东省怀左丞之韵
东湖留题 云门馆
渔家傲(咏月)
巧蛛行
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韵 其一
喧犬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